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案必修四第一章第 2节课题种群的数量变化备课组高二生物主备教师韦帮全备课时间2017.915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2、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课堂引入关注种群数量的变化PPT 展示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 神农架地区金丝猴种群调查引入种群数量变化识别人口普查标志从 学 生 近 期 熟 悉 的问题入手,引入新课内容细菌种群数量增长数学模型的建构从受污染的针头引入细菌种群增长模型的建构过程(播放细菌分裂动画)提问: 细菌数目的增多是通过什么生理活动来实现的?细菌的繁殖是一种分裂生殖,有研究表明有的细菌大约每 20min 繁殖一代。那么我们现在就以这样一种细菌作为观察和研究的对象学生思考并回答繁殖通 过 创 设 具 体 的 情境,让学生感受活生生的生命现象。细菌特定种群增长模型的构建教师巡班,与学生讨论,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主要是画曲线,需要一定的数学功底)倾听学生汇报,点评简单介绍曲线图和方程式的优点学习目标一: 建构理想条件下细菌种群增长模型。探究一:1、1 个细菌, 如果在营养和生存空间等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以每20 分钟繁殖一代计算, 会增殖为多少?请完成学案上的表格。2、如果我们用N表示细菌数量, n 表示细菌繁殖的代数, 请尝试写出细菌种群增长的公式。3、利用表格中的数据,以繁殖代数为横轴,细菌数量为纵轴,尝试画出细菌种群增长的曲线。学生讨论,由小组代表在黑板上展示,并作出简要说明。学 生 基 于 已 有 的 数学知识进行演算。绘图,并从中认识细菌 种 群 数 量 增 长 的数学规律。一般种群增长实例那么在自然条件下能否找到类似于细菌种群增长的例子呢?学生观看 PPT 澳大利亚野兔美国环颈雉质 疑 上 一 环 节 中 得到 的 细 菌 种 群 增 长判断其增长曲线是否符合细菌种群增长曲线判断其公式是否能用细菌种群增长公式代替数学模型一般种群增长模型构建那么我们能不能将细菌种群增长的公式推导成能够反映普遍种群, 类似于细菌种群增长的公式的数学公式呢?倾听学生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