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师德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在教师职业领域的特殊表现。教师如何面对学生发挥示范作用,教书育人,明确并履行其道德规范是十分重要的。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应包括以下六方面内容。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所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高等学校直接担负着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的光荣任务,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教师的思想素质怎样,对学生的政治思想状况有直接影响,所以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观点和严肃的政治纪律。面对各种文化思潮,应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善于用科学的世界观和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新形势下,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就必须切实加强政治学习,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并深入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状、特点、2发展规律和变化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经济现象,才不至于使自己在改革大潮中迷失方向。二、献身教育、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师德的崇高境界和核心,它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在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体现。教师的工作是平凡和艰苦的,又是重要和崇高的,教师担负着为祖国培养合格人才的历史重任,它要求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巨大的社会价值,热爱教育事业,忠于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教师自身应树立不以“清贫”移教志的奉献精神,增强献身于人民教育事业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就要立志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甘做人梯,不计地位,不计名利,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在教育事业上;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就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积极承担起教学任务,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做到敬业、乐业,忠于职守,无私奉献。一个教师如果缺乏奉献精神,完全以功利为目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就不可能真正承担起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一个教师若把教师职业看成是“骑牛找马”的跳板,或是以副业代替正业,就谈不上有师德修养。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高尚情操所谓“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指教师要以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学生,使自己成为受教育者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