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简明美国同性恋艺术史

简明美国同性恋艺术史_第1页
1/20
简明美国同性恋艺术史_第2页
2/20
简明美国同性恋艺术史_第3页
3/20
简明美国同性恋艺术史 2015年 6 月 26 日,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同性婚姻合法化,美国成为第21 个承认同性婚姻的国家。相关论题迅速成为全球热点话题。从混沌、藏匿,到找寻、波折,及至坦承、抗争⋯⋯同性恋的历史在美国同样经历了辗转的旅程。美国国家画廊曾经在2010 年举办了 “藏匿与找寻”艺术展,作品展现了一个多世纪以来追求自由权利的艺术家的心境,也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变迁。1.差异之前让我们随沃尔特· 惠特曼揭开帷幕,看看美国艺术史掩藏了些什么。1880 年代, 这是一个有着惠特曼、托马斯· 伊金思的时代,当时, “同性恋”这个词语还未横空出世,将性劈为“正常”和“异常”的两半世界。托马斯· 伊金思,惠特曼肖像,1891 曾几何时,沃尔特· 惠特曼和奥斯卡· 王尔德是同性恋者彼此相认的暗语。惠特曼的诗句是美国个人主义史上最激进的宣言,他在诗句中呈现了性别的各个方面,他在《桴鼓集》和《芦笛集》中赞颂男性之爱。当社会铁板一块拒斥同性恋的时候,惠特曼以自己的诗句和生命,证明欲望的可能性并不是可以被轻易描述和概括的。托马斯· 伊金思,致意, 1898 19世纪末,大学橄榄球、划艇,特别是拳击运动成为振兴阳刚之美的方式。 而这些对于男性身体的赞颂也成为同性情欲审美的一次机会。在《致意》中,全体男性观众喊叫着表达他们的支持,不仅是对拳手的技术,更是对他的身体。将男性身体而非传统的女性裸体作为欲望的客体,伊金思强迫我们对欲望的双关进行思考。2.现代主义 20世纪之交在世界多国同时爆发的一系列经济、政治、社会危机,最后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数百万受害者。在这个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人们经受了巨大的损失,却也面临许多机遇。特别是旧规则的崩塌意味着新的可能性的诞生。缺乏管束又日益壮大的美国城市产生了很多问题,但人们也有机会逃离小镇的各种清规戒律,在大城市中重塑自己。这是一个一切都在流动、变化的时期。抽象表现手法有很多渊源,其中之一便是对曾经被视为禁忌的身份的编码、掩饰和升华。乔治· 贝娄,河边 1 号, 1915 20世纪初期,大量年轻人从国外、从内陆地区涌入美国大都市,寻求工作、社会地位,与他们原本的生活一刀两断。在灼热阳光烘烤下,男孩和男人们从码头跳入水中嬉游、社交。乔治· 贝娄在绘画中捕捉到一些城市生活场景,既表现出城市的活力,也是为底层人民生活起草的一份起诉书。不断增加的年轻男性(以及女性的相...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简明美国同性恋艺术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