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金融话题解题思路人民币升值可能会阻滞全球经济复苏林毅夫认为,当前全球经济虽然趋稳,但复苏势头仍不稳固,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如果人民币在这时候升值,可能出现的情况无非两种:一是从中国进口同样数量的生活用品,但价格更高, 二是改从其他经济体进口更多生活用品,价格也会更高。 这两种可能性依然会导致贸易逆差增加。由于从中国进口的消费品会更贵,还将遏制美国的消费需求。中国充满活力的增长对全球经济复苏很重要。中国经济最近强劲反弹,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对中国来说, 稳定的人民币汇率对保持出口经济的运转至关重要,而这会相应地将经济的健康因素传播至其他国家。关于金融创新的几个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人们对金融创新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一个基本的认识是,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如果因为“创新 ”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诱因,就怀疑、否定甚至害怕、抵制创新,那就无异于因噎废食;反过来,如果无视历史的经验教训,置创新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和原则于不顾,把创新的目的全部放在追逐利润、规避监管上, 不能有效地规避和控制风险,这样的金融 “创新 ”必将成为脱缰的野马,最终导致金融泡沫、危机和灾难。由此可见,端正金融创新的指导思想至关重要。就我国而言,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需要大力推动金融创新;大力推动金融创新,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吸取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采取更加科学、合理、审慎的态度、理念和模式。为此,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几个问题。金融创新的内在动力任何一项金融创新,归根结底都是由市场主体来实现的。百舸争流、 千帆竞发的实践探索背后,必定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没有市场主体,创新就搞不起来,既出不了成果, 也持续不下去。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市场主体地位逐步确立,创新活动渐趋活跃。但实事求是地看, 我国还是一个金融创新能力不足的国家,特别是由于我国银行业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脱胎而来的,行政色彩还比较浓厚,市场化程度还不是很高。这一现实带来的问题是:首先, 创新的主动性不够强。创新更多依赖行政推动, 是“要我创新 ”而不是 “我要创新 ”。其次,面向市场和客户的意识不够强。讲“我有什么 ”多、讲 “你要什么 ”少,讲 “因我而变 ”多、讲 “因你而变 ”少。面对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