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名解精神病: 指可造成社会功能障碍和现实检验功能下降的一组重型精神障碍;幻觉,妄想为突出表现。精神症状学 :是研究精神症状(异常心理现象)的一门临床科学;是精神科的基础。精神障碍 :指各种因素导致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的改变,课伴痛苦或功能损害,分器质性和功能性精神障碍:诊断主要根据精神症状感觉过敏 ;是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如感到阳光特别刺眼,声音特别刺耳,轻微触摸皮肤感到疼痛难忍等感觉减退 :是对外界一般刺激感受性降低,感觉阈值增高,患者对强烈的刺激感觉轻微或完全不能感知。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內感不适 :是指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适和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蚁爬杆等错觉 :指对客观事物的错误知觉。也就是把实际存在的事物1 歪曲地感知为与实际完全不相符合的事物。思维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有感知获得的材料,经过大脑的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儿形成概念特征目的性连贯性逻辑性实践性思维奔逸 : 又称观念飘忽,指思维活动量的增多和转变速度的快速。患者常表现为健谈、口若悬河、出口成章,诉述脑子反应快,特别灵活,说话的主题极易随环境而改变。多见于躁狂症。特点:随境转移音联意联思维迟缓 :这是一种抑制性的思维联想障碍,表现为联想速度减慢、数量的减少和困难等。常见于抑郁状态或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思维贫乏 :表现为思维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患者体验到脑子空洞无物,既没有可想的事,也没有想说的话,思维内容空虚,说话词汇量减少,病人常形容脑子象一张白纸。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思维松散 :即思维散漫。患者思维活动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缺乏主题,一个问题与另外一个问题之间缺乏联系。思维破裂 : 在没有智力损害、意识障碍、情绪激动和精申运动兴奋等情况时, 出现概念之间联想的断裂,建立联想的各种概念内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思维中断 :又称思维阻滞。病人在无意识障碍、又明显的外界干扰等情况下,思维过程在短暂时间内突然中断,或言语突然停顿,片刻之后又重新说话,但所说内容不是原来的话题。这种中断,病人在不自主的情况下发生。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思维云集 :又称强制性思维,这是一种思维属性障碍。病人感到自己的思维进程中,不断强制性地涌现出大量的思潮,内容杂乱无章而多变,不受自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