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精品与精品中国宫殿建筑之美本文引用自青阳正刚《中国宫殿建筑之美》导言刘敦桢先生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 组群建筑的艺术处理。其中包括总体布局和规划,建筑的高低起伏的变化。大组群的建筑形象,犹如一幅中国的手卷画。第二, 单体建筑的艺术加工。对单体建筑从整个形体到各部分构件的艺术加工,达到建筑的功能、结构与艺术的统一。第三, 建筑的室内装修。建筑的室内装修作为建筑整体的一部分,或奢侈繁细,或质朴简洁,亦成为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建筑的色彩。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体现于墙体、屋面、柱、门窗,以及最能反映古代建筑色彩特点的建筑彩画。谈中国宫殿建筑之美,其内容不外乎以上四方面。我们今天选择紫禁城作为范例来讲,原因是: 紫禁城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它集历代宫殿建筑之大成,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紫禁城还是中国古代皇宫的唯一完整实例。紫禁城建筑布局(一)紫禁城在北京城的位置。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北京城的中轴线,以紫禁城为中心向南北延伸,南至北京外城永定门4,600 米,北至钟楼北侧城墙3,000 米(北京城的北城墙) ,构成了近 8公里的南北中轴线。南半部从紫禁城的正南门午门向南经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千步廊、大明门(清代名大清门),至内城正南门--正阳门,形成了一条长 1,500 米的天街。沿着南部轴线的两侧,在宫城南分别设置了祭祖的太庙和祭五谷的社稷坛。在天安门外千步廊两侧,设置了各部、院的衙署。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精品与精品紫禁城中轴线建筑剖面示意图(二)紫禁城的布局。紫禁城占地72 万平方米,城墙高10 米,四面各开一门,外有宽52 米的护城河环绕。总体布局以轴线为主,左右对称;根据朝政活动和日常起居的需要,分为南北两部分,形成了宫殿建筑外朝、内廷的布局。外朝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和朝廷处理政务的地方,建筑气势雄伟, 体量宏大。 外朝区域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周围廊庑、门、阁、楼等合成宽广开阔的庭院,占地面积80000 平方米。三大殿区的东边设文华殿,西设武英殿,横向排列。内廷区域以皇帝、皇后居住的乾清、坤宁宫为中心,妃嫔居住的东西六宫,皇子居住的乾东、西五所,皇太后居住的慈宁宫、寿康宫、寿安宫,太上皇居住的宁寿宫,形成多座院落的组合。另有花园、戏台、藏书楼等文化娱乐、宗教活动等设施。内廷建筑布局严谨、封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