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1 《廉颇蔺相如列传》写作材料积累要善于从教材课文中寻找写作素材缘起: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米,是成炊的关键;同样,有素材,是写作的关键。读万卷书,行万望路,对于身在学校,数理化、史地生需要全面发展的学生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没素材,写不了文章,多读多写,又不切合学生实际,那么怎样才能很好地解决无米这一问题呢? 高考优秀作文的启示:每年高考,都有不少取材于课文的优秀篇章,仅以最近两年高考为例, 有些课文始终是考生关注的热点。写“感情亲疏与认知的关系”这个话题, 有人用到了《鸿门宴》 《屈原列传》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样的文章,写“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这个话题,有同学又重新搬出了这几篇文章,因为邹忌的妻、妾、客在审美问题上因感情亲疏而影响认知问题,同一篇课文,只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提取,就可以整理出不同的论据材料,只要我们会定向转述。具体操作训练:我们可以选取内涵丰富的课文,要求学生多角度,多侧面的审读,提炼出不同的观点,定向转述,概括出不同的论据材料。我们以《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为例,可以进行如下操作:从赵王的角度提炼观点,概括论据。观点 1.不拘一格用人才。 论据材料: 赵王是值得我们赞赏的,他在人才的使用上不拘一格,并没有因为蔺相如出身卑贱而弃之不用,相反委以重任,体现了一代君王的用人之明。观点 2.宽容才能赢得下属的忠心。论据材料:赵王是大度的,他有容人之量,即使属下讲出要叛逃这样严重的事情,他也原谅了,正因为他对属下的宽容,属下才会对他吐露真情。从蔺相如的角度提炼观点,概括论据。观点 1.位卑未敢忘忧国。论据材料:蔺相如的地位是低下的,但位卑未敢忘忧国,国家有难之时,他挺身而出,并且不辱使命。观点 2.智、勇,成功的双翼。论据材料:完璧归赵,渑池会,蔺相如都成功了,其成功的背后,个人的能力是基础,可以说,智、勇,正是其成功的双翼。观点 3.面子问题。论据材料:什么面子该争,国家的面子,国家的尊严一定争,渑池会蔺相如针锋相对,争得好;什么面子不该争,为了大局,个人的面手可以不要,因此身为相国蔺相如对廉颇一忍再忍,蔺相如是非分明。当然缪贤的为国举贤,甘做人梯,廉颇的忠心报国,知错就该,也都可以提炼成很好的论据。一、立意角度①用任人才不能论资排辈—— 从蔺相如被破格提拔②要提倡顾全大局—— 蔺相如 “引车避匿 ”的启示③知错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