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某工厂用“四不放过”发现和解决问题的PDCA循环•四不放过原则(引申于对安全事故的“四不放过原则”):•原因未查明不放过•相关责任人未受到追究不放过•相关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长期改善措施不放过1.计划:制订四不放过记录表2.问题的分类与记录•这是其中的一个记录,每一个问题都用这个方法记录,并一直延下来。重复问题也可以找到,如果第二次发生了,就在后面备注。把碰到的所有问题都作好记录,记录里有分析,也有采取措施,这样PDCA就顺在里面。3、实施:问题的原因分析、制定并实施对策•对不同的A、B、C问题,要进行不同的定义:•A类问题,就要在两小时之内把应急措施、原因分析、责任处理做完,在24小时之内要进行横向展开和改善措施。•B类问题,四个小时之内。•C类问题,8小时之内。•因为A类比较重要,所以必须两小时就要处理完,那么B类4小时,但是横向展开跟改善措施,都要在24小时之内完成。4、检查:利用周例会检讨“四不放过”•{案例1}当时有一个会议记录:检讨。•莫经理:上周无A类问题;B类问题有驰源34R货物14箱与29R货物11箱混装,追其原因主要是料号打印有错误导致混装,料号相似但未做好标示;对策:将不同机种标未清楚后再做,装箱时多检查几遍,将问题发生的几率控制在最低点。•焊锡:操作员未按标准执行,导致焊锡机温度调配不当,对策:所有操作均按标准执行,焊锡时间不超过2秒。•朱副理:上周无A类问题,B类:外模料与非移料混用,原因仓库进料时,将普通料与非移料的标签写错,导致发生错误。现场技术员有疑问却没有找现场品管确认,未将情况反映给上级;对策:将仓库中的所有PVC料的标示进行修改,并做出一个加料记录表,将生产名称、加料时间、分量等登记清楚,现场品管两个小时确认一次发现问题立即停机。•C类:外被剥断芯线—改用微型刀;•这就是利用周例会来检讨四不放过问题记录表。5、改进:找出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组织专案小组,用QC手法进行改进•有些问题采取了措施就可以解决,有的问题采取措施也解决不了,有的甚至第二次同时发生。对于急性问题,一次解决,解决不了的拎出来以后就做一个QC手法来进行改进,就成立QCDS专案。•这个案例首先是一个研究理由,然后改善目标然后、现状把握,这个在QC手法里面叫做查检表,就是把记录记下来,什么尺寸不良、表面不良、碰伤、其他等等,然后把不良率统计出来,有了不良率就做柏拉图分析。现状掌握:电脑线外观不良查检表柏拉图分析:电脑线外观不良统计表电脑线外观不良柏拉图鱼骨图:特性要因分析7、对策提出与实施•提出对策,制定责任人、时期,最后就去实施,实施完了以后进行图与图比较,这是实施前、实施中间、实施以后的结果,做完以后就要标准化。标准化以后,这个问题就固定下来了,这就是一个专案。案例三某工厂瘦身减员计划的PDCA循环•需要减员是因为间接人员太多,成本太高,做了很多的产值,但是利润很低。•1.计划:对现有人员岗位进行评估,制定减岗减员计划•2.实施:给各部门主管下任务限期执行•3.检查:HR以减员计划跟踪、督促•4.改进:对减员部门工作简化程序等改进解决对策•裁员的时候,一般都是找当事人直接谈,非常地直截了当,同时又非常和蔼地告诉他:•公司现在成本太高了,没有办法养你,你必须走。分析二•有一个制造部刘经理,来公司半年了,干不了什么活,嘴巴说的头头是道,做计划都做的很好,一做事情就做不好,前面老板老是给他机会,也不见成果。这次公司不给他机会,总经理找他谈,第一句话就告诉他:刘经理,业绩为王,在企业你知道的,你做不出业绩,说的再好听都没有用哦,你已经过来半年了,没有什么业绩,我也很替你着急哦,你说怎么办吧?我觉得我也很难受。我是总经理,是你上司。你说我怎么办?而且,老板对你也很有看法,我对你也很有看法,为什么你老不出业绩?•结果刘经理就请了一周假,找工作去了,找到工作就辞职了。•这就有两个办法,要么他就说:那好,你说我做不出业绩我做给你看,发奋了。要不然他就吓走了,这也是个办法。所以不妨去试试这些办法。•在企业里面,真的是业绩为王。有个老板说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