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程序. 1 目的公司对活动、 过程和服务涉及的风险通过风险评价得到识别,并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施控制,以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保持和有效实施。2范围适用于公司在活动、过程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改进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3 职责 3.1 分管领导负责审批公司重大危险源及不可接受风险控制的管理方案。3.2 质安科负责下发《危险源辨识 / 风险评价表》(P04/JL— 01),汇总各部门、施工项目部危险源的辨识成果,组织风险评价,并从中确定公司范围内重大危险源及不可接受风险。3.3 各部门负责辨识业务范围内的风险,公司机关办公区范围内的风险由综合科组织进行。3.4 施工项目部负责辨识工程项目所涉及的全部活动、场所、人员的风险,并对其进行评价,填写《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 P04/JL— 01),上报质安科确认。当项目的情况发生变化时及时识别、评价风险,并上报质安科确认。4 工作程序 4.1 工作步骤:业务活动→危险源识别→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风险评价→判定风险是否可接受→编制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如有必要)。4.1.1 选择活动、过程和服务。4.1.2 进行活动、过程和服务中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的识别。4.1.3 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4.2 确定活动、过程和服务4.2.1 施工工艺与安全技术管理。4.2.2 2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业主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4.2.3 由本组织还是外界所提供的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包括设备设施的安装、维护、拆除、运行;4.2.4 有毒有害材料、物质的使用、贮存;4.2.5 工艺、施工、设备、材料、计划、设施变更;4.2.6 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为因素;4.2.7 已识别的源于工作场所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下的人员的健康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源;4.2.8 在工作场所附近,由组织控制下的工作相关活动所产生的危险源;4.2.9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改包括临时性变更等,及其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 4.2.10 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必要控制措施实施相关的适用法定义务;4.2.11 对工作区域、过程、安装、机器和(或)设备、操作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它们与人能力的适应性。4.2.12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可能发生的危害);4.2.13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情况)4.3 危险源辨识方法1) 3询问与交流。 2) 现场观察。 3) 查询有关记录。 4) 获取外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