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明铺镇中学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主备:审核: 八年级语文组课题《红星照耀中国》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 浏览目录,了解作品的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 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2. 选读书中报道人物的任意章节,了解人物故事,初步感受红军的精神。重点难点选读人物故事,感受红军精神。教学方法范例法,点拨法,猜读法,速读法,批注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第 1 课时一.解题: 1927年 8 月 1 日南昌起义, 中国工农革命军成立 (翌年改名中国工农红军),其红色军旗上印有一枚嵌有镰刀锤子的白色五角星,红军的帽子带有一枚红色的五角星。之后,红星由红军扩展,逐渐成为共产党的象征,《红星照耀中国》即共产主义之光照耀中国,“红星”指的是革命的势力。二.作者及作品简介:《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 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多次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 14 个笔记本。当年 10 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 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 英文名为 《红星照耀中国》的报告文学终于诞生。 1937年 10 月, 《红星照耀中国》首先在英国出版,在世界引起巨大轰动。 1938 年 12 月 18 日上海复社翻译出版中译本时,由于当时抗日战争已经开始,考虑到联合统一战线等情况,书名改为《西行漫记》。世界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杰作,《红星照耀中国》使西方人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标志着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进入一个新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代美国人对中国共产党人的了解都是从斯诺那里得来的。三.整体感知1. 浏览目录,说一说,这本书的写作顺序是怎么样的?“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2. 了解大意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 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信念。 由于有一种思想武装,有一批坚决的青年, 所以能够对国民党的统治进行群众性的斗争长达十年之2 久。他对长征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