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家具的视觉特性木材是人类使用最古老的材料之一,从远古时期的巢氏 “架木为巢”,遂人氏“钻木取火”,到现在的建筑、家具和室内装修材料,都体现出木材与人类的关系的密切关系。由于木材具有大自然赋予它的独特的色泽、质地、纹理等视觉特性以及优越的材料特性,自古以来,人类也喜欢用木材来装点室内环境,制作室内家具, 由此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美学性。 因此,木质家具也伴随着人类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要了解木材家具的视觉特性首先了解视觉质感这一概念。所谓视觉质感就是靠眼睛的视觉而感知的物体的表面特征,是材料被视觉感受后经大脑综合处理产生的一种对材料表面特征的感觉和印象。质感有两个基本属性: 一是生理属性, 即物体表面作用于人的触觉和视觉感觉系统的刺激性信息,如:软硬、粗细、冷暖、凸凹、干湿、滑涩等;二是物理属性,即物体表面传达给人的知觉系统意义信息,也就是物体的材质类别、价值、性质、机能、功能等。主要体现为材料表面的几何特征和理化类别特征,如肌理、色彩、光泽、质地等。而木材在生长中所形成的生长轮无论如何切削,在径切面和横切面上都是彼此不交叉的近于平行或成同心圆的图案,这样的图案与以任意角度交叉的图案相比,给人以整洁、稳重、流畅、轻松、雅致的印象。木射线和轴向带状薄壁组织也可以形成美丽的花纹如栎木、鸡翅木。此外,由于受立地条件、生态环境因子和培育措施等的影响,木材图案在木材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变化,给人以多变、起伏、运动、生命的感觉。基于木质材料这一独特的视觉质感,在从古自今的家具设计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家具类型、数量、功能、形式和风格,给人们提供了许多的选择条件的同时, 木质家具的千变万化也给人们更多的不同类型的视觉与心理享受。 这其中以明清红木家具和现代木质家具所具有的独特视觉特性而倍受青睐也最为盛行。明清家具:明清时代家具是中国家具史上的光辉时期,这阶段制造的家具其局部与局部的比例、装饰与整体形态的比例, 都极为匀称而协调。如椅子、桌子等家具,其上部与腿部、帐子、靠背、搭脑之间,他们的高低、长短粗细、宽窄,都令人感到无可挑剔地的匀称、协调,并且与功能要求极相符合,没有多余的累赘,整体感觉就是线的组合。其各个部件的线条,均呈挺拔秀丽之势,刚柔相济,线条挺而有僵,柔而不弱,表现出简练、质朴、典雅、大方之美。像黄花梨圆桌,它在造型上顾及四方,都能观赏。再加上它那弯曲柔美的秀腿,更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