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可编辑修改2017 组织行为学总复习一、名词解释( 6× 5 分=30 分)二、简 答 题(5× 6 分=30 分)三、论 述 题(2×10 分=20 分)四、案例分析( 1×20 分=20 分)案例分析复习题(重点关注以下知识点)理念、冲突、沟通、和谐、协作⋯⋯《组织行为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 道小题,每小题5 分,共 30 分。请对以下名词进行解精品资料可编辑修改释)1. 人格特质理论 ;人格是由多种人格特质构成的系统,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单元,特质决定个体的行为, 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2. 马基雅维利主义 ;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政治家和哲学家,它揭示了贵族可以怎样方便地获取和使用权利,它代表着人际交往中的狡猾,欺骗和机会主义。3. 胜任力模型 ;指有效完成特定职务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和个性特征的独特组合。4. 情商;指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以及对人生的乐观程度和面临挫折的承受能力5. 强化理论 ;操作性条件行为的形成就是强化,强化是对行为结果的管理。6. 归因偏差 ;由于人们掌握信息的局限,或在信息加工中加上某些信息对另一些信息的影响,或是由于人们思维的习惯性,导致人们的归因会出现偏差和错误。7. 霍夫斯泰德跨文化差异理论;霍夫斯泰德发现来自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管理者和员工在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男性主义或女性主义和长期或短期导向等5 个价值观的层面上存在差异。8. 组织承诺;体现员工与组织之间关系的一种心理状态,隐含了员工对于是否继续留在该组织的决定。9. 组织公民行为; 自觉自愿地表现出来的,非直接或明显地不被正式地报酬系统所认可的,能从整体上提高组织效能的个体行为。10. 双因素理论;赫兹伯格认为企业中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可按其激励功能不同,分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保健因素不能直接起到激励人们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的情绪.保健因素改善后,人们的不满情绪会消除,并不会导致积极后果。而激励因素才能产生使职工满意的积极效果。11. 期望理论;期望理论是一种通过考察人们的努力行为与其所获得的最终奖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说明激励过程,并以选择合适的行为达到最终的奖酬目标的理论。12. 公平理论;人们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报酬的绝对值影响,而且要受到报酬的相对值的影响。即每个人都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