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三科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计划单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责任护士时间护理问题护理措施评价日期停止日期护士签字清理呼吸道无效□若病情允许,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促进排痰。□观察病人咳嗽的性质,痰液的颜色、量、性质和气味。并注意有无咯血,遵医嘱正确留取痰标本。□指导并鼓励病人有效地咳痰,具体方法是让病人尽量取坐位或半坐位,先进行几次深呼吸,然后再深吸气后保持张口,用力进行2次短促的咳嗽,将痰从深部咳出。必要时吸痰。□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每日病室内通风1-2次,每15-30min,避免烟雾及灰尘的刺激,吸烟者劝其戒烟。□指导病人采用体位引流法促进痰液排出,每日1-3次,每次15-30min,体位引流应在餐前1h进行,引流时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严防窒息。对年老体弱者应慎用。□缺氧明显者给予吸氧。□痰液粘稠者遵医嘱使用雾化器湿化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吸痰。□鼓励病人多饮水以维持病人足够的液体入量。□对于身体虚弱而无咳嗽排痰者,宜助其定时翻身,由外向内,由下向上轻拍背部,必要时刺激病人,促使痰液排出。□对于痰多昏迷者,宜用鼻导管吸痰,一般将导管插至咽部送到气管内进行吸痰。若痰液粘稠、量多,妨碍呼吸而抽不出者,则宜尽早施行气管或气管切开,再用负压器抽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插管病人插管前若不能咳出痰液者,经口、鼻、气管吸痰,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内三科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计划单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责任护士时间护理问题护理措施评价日期停止日期护士签名□指导病人有效的呼吸技巧,如膈式呼吸和缩唇呼吸,刺激或有意识地用力咳嗽,将痰液咳出。排痰后作好口腔护理。□嘱病人多饮水,每日保持摄入量在2000ml以上。□对于慢性难以缓解的咳嗽者将空气中的刺激物减少到最低程度(如灰尘,过敏源);按医嘱给予镇咳药,祛痰药;通过湿润缓解粘膜刺激。□其他:低效型呼吸型态□遵医嘱吸氧或使用呼气末正压呼吸(PEEP),并根据动脉血气分析值变化调节氧浓度,监测病人动脉血气分析值。□嘱病人卧床休息,给病人提供有利于呼吸的体位,如端坐位或高枕卧位,鼓励病人缓慢地深呼吸。□经常陪伴病人,说明正在采取措施以保证病人的安全,解除病人的焦虑。□预测病人是否需要气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并做好准备。□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及使用辅助呼吸肌的情况。□经常察看鼻腔导管有无堵塞或脱出,每8-12h更换导管1次,每次更换应改插另一鼻孔以减轻对鼻腔粘膜的刺激。□加强观察,嘱病人尽量避免受凉感冒和接触已知的过敏源。如发现病人胸部发紧、呼吸不畅、喉部发痒、打喷嚏、咳嗽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预防措施。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劝病人戒烟。□其他:内三科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计划单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责任护士时间护理问题护理措施评价日期停止日期护士签名气体交换受损□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特别注意观察呼吸的性质、频率、节律、型态、深度及有无呼吸困难。□给予舒适的体位,端坐、半卧位或健侧卧位,以利呼吸。□遵医嘱吸氧,保持鼻导管通畅,保证氧疗效果,定时监测血气分析值。□病人呼吸困难、紫绀时,绝对卧床休息。做好生活护理。□根据病情预测是否需要气管插管和呼吸机,并做好准备。□遵医嘱给抗生素,并观察药物疗效。□指导病人有效地咳嗽和使用呼吸技巧,增加其肺活量,恢复肺功能。□协助医生给病人行胸穿抽气、抽胸水,减轻其肺组织受压的程度。□病情许可鼓励病人下床活动,增加肺活量。□鼓励病人积极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利呼吸。□指导病人有意识地使用控制呼吸的技巧,如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并每天监督指导病人于餐前及睡前进行有效的咳嗽运动,每次15-30min。□其他:内三科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计划单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责任护士时间护理问题护理措施评价日期停止日期护士签名体温过高□高热期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冬天注意保暖。□保持室温在18-22℃,湿度50%-70%。□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不少于3000ml。□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质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体温超过38.5℃时给予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后0.5h测量体温,并记录于体温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