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报告农村人才流失XX县XX镇社会调查为例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调查时间:2011年9月调查地点:【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令国人振奋,令世界刮目。在这大好背景之下,农村经济也持续增长,虽然农村面貌同样发生了巨变。但是改革开放同时,新的问题出现了,大量的人才离开农村走向城市,特别是技术型人才,导致农村人才流失,城市人才达到饱和状态,有些人想尽办法离开农村不愿呆在农村,觉得农村福利和设施比不上农村,务农不仅辛苦而且收入也不高,虽然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但是并没有改变农村的现状。本文运用所在XX县XX镇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从农村的教育、娱乐、收入等方面入手进行现状与原因的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思考谈谈对农村人才流失问题的看法。【关键词】农村人才流失XX镇一、引言长期以来,在很多人心目中,人才,起码是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如果用这个杠杠套下来,农村的很多技术能手都够不上“人才”的标准。但事实是,学历高却没经验的人才到农村未必好用。在农村、在基层,大量需要的是具有一定实用技能的人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令国人振奋,令世界刮目。在这大好背景之下,农村经济也持续增长,农村面貌发生巨变。但是改革开放同时,新的问题出现了,大量的人才离开农村走向城市,特别是技术型人才,导致农村人才流失,城市人才达到饱和状态,有些人想尽办法离开农村不愿呆在农村,觉得农村福利和设施比不上农村,务农不仅辛苦而且收入也不高,虽然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但是并没有改变农村的现状。本文将运用所在XX县XX镇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从农村的教育、娱乐、收入等方面入手进行现状与原因的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思考谈谈对农村人才流失问题的看法。二、XX镇人才流失现状分析此次调查的有效样卷总数为100份。调查对象是XX镇,主要随机调查了XX等六个村。每个村的有效问卷平均在10份以上。(一)从务工数据上看被调查的村调查登记的总人数为492人,务工登记总人数为158人,被调查村显示在本省务工的人数为99人,占总务工的63%,外省务工人数为59人,占总务工的37%。再将被调查的总人数中除去务工的,剩下334人大部分都是留守的老人,年龄平均在50——70岁,而出去务工158人的大都是20——50岁的年青壮丁。可见农村青年劳动力极少,青壮年都在外面打工,家里只有剩下老的小的。(注;这些数据并不能代表全部只能反映被调查的村。)(二)从教育水平上看高中文化占10%,初中文化占56.7%,小学文化占26.7%,其它约占6.6%;从对子女的教育程度上看,本科占0.3%,大专占12%,高中占21%,初中占51%,小学约占14.4%。这一部分基本调查指标数据显示,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及其子女的文化程度,可见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受教育程度偏低。很多小孩子从小受父母影响不爱读书,跟偏远穷苦大山里的孩子不一样,大山里的孩子赚不了钱,父母也一辈子没走出过大门,他们渴望学习,希望学习能够带他们脱离贫穷.尤其是子女的文化程度更为重要,有待提高。(三)从村民娱乐方式上看大约10%的村民回答聊天,有5%的村民回答做针线,另外有25%的村民回答打扑克或打麻将,也有60%的村民回答看电视,其余的几乎为零。可见农村的娱乐方式也相当的落后,传统的娱乐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四)从调查登记的收入上看XX村;年总收入为493800元,人均收入为4954元,年务工总收入为338910元。XX村;年总收入为563500元,人均收入为5350元。年务工的总收入为404500元。xx村;年总收入为440600元,人均收入为3903元。年务工的总收入为312500元。xx村;年总收入为426050元,人均收入为3244元。年务工的总收入为300100元。xx村;年总收入为465300元,人均收入为4251元。年务工的总收入为331400元。xx村;年总收入为478300元,人均收入为4350元。年务工的总收入为361200元。根据数据显示,务工总收入在总收入中占的比重还是很高的,但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