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月考试题高一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右图乃传说中“制耒耜,教民农作”的神农氏,他在中国传说中的诸“圣王”中有着显赫地位。这说明了()A.远古时代人们缺乏科学常识,盲目崇拜英雄人物B.远古时代人们已认识到农业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C.他的贡献远远超过同时代的其他“圣王”D.他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开创者2.“以图证史,解读图片”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能力。右图为1999年我国发行的汉代画像石《牛耕图》邮票。对其所反映历史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A.汉代农业动力发生根本变化B.汉代耕犁便于调节耕作深度C.汉代精耕细作技术有了提高D.中国传统步犁技术基本定型3.董谓《救荒活民书》:“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男耕女织B.自给自足C.脆弱性D.连续性4.《唐律》规定:“诸工作(工匠工作)不如法者,笞四十……工匠各以所由为罪,监当官司,各减三等。”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政府对官营手工业管理严格B.唐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政府限制民间手工业的发展D.官营手工业在唐朝兴起5.据《中国时报》2010年6月11日消息:自今年4月启动水下考古发掘工作以来,“南澳一号”出水文物总量已超过4000件。考古专家表示,“南澳一号”是一艘从福建漳州附近驶向东南亚一带的商贸船,其船载文物主要为粤东或者闽南及江西一带民间瓷窑生产的青花瓷器。根据以上材料推测,“南澳一号”断代大概是()A.东汉时期B.唐朝时期C.宋朝时期D.明清时期6.一首流传至今的松江民谣表达了人们对黄道婆的赞颂和铭记,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两匹布。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松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纺织技术先进的地区B.黄道婆给松江地区带来当时先进的纺织技术C.黄道婆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纺纱机和织布机D.黄道婆发明的先进纺织技术属于丝织技术7.哆啦A梦参加CCTV的“开心辞典”答题,被“诗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赞美的是什么”的题目难住了,打电话向你求助,你觉得应该是()A.瓷都景德镇的白瓷B.精美的丝织品印染品C.唐代越窑的精美青瓷D.精湛的青铜器铸造艺术8.喜爱武侠小说的同学都知道龙泉宝剑的创始人欧冶子,他首次发现了铜和铁性能的不同,冶铸出第一把铁剑“龙渊”,开创了中国冷兵器的先河。欧冶子可能生活于()A.春秋战国B.西周C.秦汉D.隋唐9.下列三种手工业形态,按产品商品化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D.民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10.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A.重农抑商B.农商并重C.重商主义D.自由主义11.《宋会要辑稿·职官》载:“绍兴十四年(1144年)九月提举福建路市舶楼璃言……欲乞依广南市舶司体例每年于遣发船舶之际,宴设诸国蕃商,以示朝廷招徕远人之意。从之。”这段材料说明()A.南宋政府对外贸易不计经济效益B.南宋政府重视蕃商来华贸易C.中国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南宋政府加强了对外贸易的管理12.赵公明原为传说中的凶神,明朝时摆脱了令人厌恶、恐怖的面目,戴上了“财神”的头衔而备受供奉。赵公明身份的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封建迷信思想泛滥B.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C.纲常礼教的没落D.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13.日升昌票号由山西商人创建于道光四年(1824年),分号遍布全国30多个城市,遍及欧美、东南亚等地,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山西票号商人在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至今还传颂着“山西人善于经商、善于理财”的佳话。这最能说明()A.商人成为独立的社会群体B.明清时期,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C.明清商业出现最早的纸币D.商业竞争的加剧14.下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A.出现了农村集市B.坊市分置C.边境贸易繁荣D.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