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网络交互教学设计温州市第十五中学吴晓聪【设计背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是21 世纪对人才的要求。网络互动教学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提供了可能。网络上的知识日新月异,使学生可及时了解世界,跟上时代的步伐, 并从中受到启发,萌生出创新的欲望和创新的意识。通过动手还可培养创新的能力和实践的能力。传统教学中最多只能使用教科书、录音带、 录像带等知识载体形式,而国际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集图、文、音、像于一体,因而特别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沃土。网络环境还可以实现个别教学或协作学习,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网络功能、多媒体服务功能为培养学生的主题意识提供了可能性。从而真正为因材施教提供了可能。《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正是试图通过这种教学实践,来建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从而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学分析】1、 内容分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这节内容在高中化学的第一章虽然没有重要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但是对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观点的确立,对于学生学习化学是十分重要的。本节中有关理论的教学要求并不高,但重视对学生进行能量观点的教育,使学生了解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而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由化学反应产生。因此, 研究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是非常重要的,进而对学生进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意识的教育。学生仅仅了解书本的知识点是不够的,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教师必须补充内容,丰富课堂教学,特别是能源问题,能源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必须加强网络知识的链接,增加阅读材料,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世界能源的现状。2、 对象分析高一学生的使用电脑的能力相对较弱,在计算机操作和知识引擎方面必须要进行课前培训。 在该教学过程设计中,学生自行查找的网络信息较少,一般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行阅读指定的网页内容,学生通过“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自主建构获取的知识点, 然后对知识进行梳理,通过网络论坛进行反馈,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这样学生对知识特别深刻,也促进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信息素养方面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网网络环境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络自主探究的能力。3、 媒体分析网络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