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丽乡村及村庄改造长效管理项目描述一、项目概况主要列示项目背景、 项目立项的充分性、 必要性和可行性等方面,以便评价人员能够迅速了解项目基本情况,具体内容要求如下:1、项目背景:闵行区现有130 个行政村,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村民环境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外来人员多、 村庄环境差等诸多问题。为了改善闵行区农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完善村庄最基本的公共基础设施, 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根据中央和市政府的要求,结合本区实际,从2007 年起,对全区基本农田范围内的村庄实施村庄改造,截至 2016 年底,共完成了 42 个村 19107 户农户的改造任务,同时对已完成改造的村庄进行长效管理,有效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2016 年,区委、区政府按照闵行区建设成生态宜居现代化主城区的定位,结合“五违四必” 后续生态修复及闵行区水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计划,决定在集建区内和集建区外地区,以“保基本、全覆盖”为原则,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 促进我区村庄总体上实现路要平、房要洁、水要清、树要盛、垃圾要分类、宅前屋后要干净、村民自治要管用的建设目标。计划用两年时间,对全区保留5 年以上的80 个行政村(33945 户农户),完成美丽乡村建设(2017 年 58 个村 22477户,2018年 22 个村 11468 户)任务。这次美丽乡村建设吸取了过去村庄改造的经验教训,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 在硬件建设方面主要包括路、 桥、2 河、绿、环境、污水等项目,在软件建设方面坚持在党建引领下建立村规民约,开展村民自治,落实村庄环境和民房出租的长效管理机制。由于美丽乡村 2017 年刚刚开始建设,长效管理还未开始,回顾以往村庄改造的长效管理模式,自2010 年起对已完成改造的村实施长效管理奖补政策,由区财政每年安排500 元/ 户的以奖代补资金(分基础部分 300 元/ 户,考核部分200 元/ 户),同时要求街镇每年落实长效管理资金不低于500 元/ 户。通过这一政策引导,镇村长效管理机制已基本建立,镇有管理机构(镇农业服务中心牵头)、村有管理队伍(如卫生保洁队伍、绿化养护队伍、公共设施维护队伍等),资金上区、镇、村基本落实。 为监督长效管理效果, 采取了区级抽查复核、第三方评估和街镇自行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并将考核结果与区级奖补资金挂钩, 实行差别化补贴, 对考核结果优秀的村, 奖补资金为 550 元/ 户,对考核结果良好的村,奖补资金为500 元/ 户,对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