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文档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可以分为吹奏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拉弦乐器四大类。吹奏乐器我国吹奏乐器的发音体大多为竹制或木制。典型乐器:笙、葫芦丝、笛、埙、箫等。根据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气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动的有箫、笛(曲笛和梆笛)、口笛等。第二类:流通过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动的有唢呐、海笛、管子、双管等。第三类:流通过簧片引起管柱振动的有笙、排笙、巴乌等。笛传统的笛子为竹制,有六个按音孔、一个吹孔和一个笛膜孔。笛子的种类很多,主要是筒音(最低音)为 a1(实际音)的曲笛和筒音为 d2(实际音)的梆笛。笛子均采用低八度记谱,梆笛比曲笛高四度。曲笛常用的指法是筒音为徵,其次为商和为宫,梆笛常用的指法是筒音为宫,其次为徵。笛子体积小巧,携带方便,发音嘹亮,表现力丰富,是一种应用普遍、深受欢迎的乐器。箫又叫洞箫,直吹,六个音孔,没有膜孔。传说源于西汉西羌,所以又叫羌笛,当时只有四个音孔。最常见的箫筒音为 d1,按实际音记谱,筒音作为徵音,称 G 调箫。箫的音量很小,强弱幅度也不大,音色恬静、甘美、柔和、深沉,穿透力强,常用中音区,低音区微弱而有特色。Word 文档笙,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记载,流传至今,为多管乐器,由簧片振动引起管内空气柱振动而发音。传统的笙为十三簧和十四簧,近代有所改进,普遍使用十七簧和二十一簧以上的笙,式样极多,音位排列、音域、演奏手法各有不同。笙的音色甜美、柔润,比二胡明亮,比笛子柔美,还能方便地吹奏和音。因此除了用作独奏乐器外,还经常在乐队中充当各种音色融合的作用。埙埙是我国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埙的起源与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后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今人改进研制的九孔陶埙,以古制六孔埙为基础,然后扩展其肩部和内胎,以增大音量,音孔增至八个:前六后二,加上吹孔、共为九孔。为便于运指演奏,尽量减少复杂的叉口指法,其音孔按相似于笛子的音孔顺序排列。专业演奏者可吹出二十六个音,包括两个八度内的全部半音和一个泛音。Word 文档葫芦丝葫芦丝用半截小葫芦作为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竹管下端,嵌有铜质筑片,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在奏出旋律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