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1.道德一经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道德规范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2.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3.家庭美德包括关于家庭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4.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的反映。()5.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并以法律为评价标准的社会现象。()6.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7.在阶级社会里,道德也是统治者约束人们行为,维持其统治的工具。()8.道德具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社会有不同的社会道德规范,因此我们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全盘否定封建道德规范。()9.社会公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10..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教育力量来调节的。()11.职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2.世界各国国情不同,但其划分职业的标准相同。()13.每种职业都意味着享有一定的社会权力,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14.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自身的一种必要的生存与发展条件。()15.人的精神状态、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对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无关紧要的。()16.职业道德是随着不同职业的出现而产生的。()17.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1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活动体现责、权、利的统一。()19.原始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很低却产生了职业。()20.社会主义社会各种职业从本质上讲是平等的。()21.职业素养是纯实践层面的技能素养。()22.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是从业人员进入职场的“金钥匙”。()23.在职业素养的诸要素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属于隐性素养。()24.从业者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等职业素养属于显性素养。()25.社会主义职业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为人民服务。()26.在某各,企事业的发展和产品质量的优良都直接与从业者高尚的职业道德相联系。()27.职业技能是从业者改造职业责任的前提,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手段。()28.一个人事业能否成功,其最终的决定因素不是职业道德品质的好坏,而是职业技能的高低。()29.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30.我国相关部门界定的从业者的八项核心能力项目是与人交流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131.为人民服务是不带功利性的,是无偿的行为。()3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和核心。()33.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也是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34.没有社会集体的存在,个人也可以发展。()35.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需要。()36.人的本性是自私的。()37.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同资本主义人道主义没有本质区别。()38.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观的核心,它与集体主义根本不立。()39.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最基本的道德价值品质;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观的核心。()40.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是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41.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就要干一行,爱一行,终身只能从事某个职业。()42.爱岗敬业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精神财富,是职业道德的基本和核心。()43.诚实守信就是指真实无欺,遵守承诺和契约的品德及行为。()44.守信是诚实品格必然导致的行为,也是诚实与否的判定依据和标准。()45.坚持办事公道,就是要遵守一定的工作原则,任何人在工作原则面前都应该平等。()46.办事是否公道,与品德有关,与认识能力无关。()47.服务群众,这只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48.奉献社会意味着牺牲个人的正当利益,不要个人的幸福,为社会作贡献。()49.集体主义,无私奉献已过时了,无私奉献是疯了,为人民服务是傻子。()50.奉献社会是个人获得物质生活条件和提升精神层次的重要方式。()51.公务员的职业是承担社会公共责任,以实现和捍卫公共利益为己任的公仆,因此对公务员的道德要求比一般从业人员更加严格。()52.医德和医风是否端正,直接关系到服务对象生命和健康的质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