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错误,提高成绩——九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反思这次九年级期末考试,就是吉林市普通中学2011-2012学年度初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吉林地区按要求在1月6日和7日进行,数学考试是7日的7时30分至9时30分进行,昌邑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部进行了调卷和统一评卷。考试作为一种有效的评价学生的方式始终贯穿在教学活动之中。我们通过测试来获取师生双方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准确信息,特别是期末考试,发现问题的说服力更强,以便为改进今后教学工作提供依据。为了获取这些信息,就必须对试卷进行高效的质量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作为对教学工作进行科学总结和正确评价的重要依据。这要求我们不仅将质量分析局限于一些数据的统计,更要分析学生错误的类型,并针对性解决,彻底解决问题。从这次考试来看,存在的错误有:一、审题性错误还没看清条件就急忙解题,观察得不够仔细,判断得不够准确,往往是心态不稳造成的。比如:第3题中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看成与x轴或y轴的交点;第10题中抛物线向上平移后经过点A,看成抛物线顶点为点A。针对这种错误,要加强平时的练习,包括作业,不仅仅为了完成而完成,做题要有针对性,要养成“袖手于前,疾书在后”的习惯,做完题后要回顾、总结和反思的答题风格,这对增强自己的审题能力极有好处。二、疏漏性错误视觉成像反应稍慢而看得快,前面的信息在大脑中还未形成稳定的状态时,后面的信息又进来了,于是导致把题条件落下。还有的答题跳步,以为自己明白了,或害怕答题速度跟不上而不写出相关步骤,结果发生了错误。还有的题是第一次看时拿不准,空着,最后检查时又落下。比如:第21题中点A和点B的坐标可以互换,故结果为两种情况;第25题漏掉点A与点E重合为止的条件,所得函数分为三种情况;第26题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时,设顶点式为y=a(x-h)+k而缺少括号外的平方。解决这一行为就是放慢看题速度,用笔指读,看得仔细。答题符合答题规范,不仅自己明白,更要阅卷人明白。对于拿不准的题,在草纸上记下题号,最后便于查找。三、运算性错误一种情况与所用答题卡有关,把试卷上的正确答案抄到答题卡上出现写错或抄漏是最冤枉的一种丢分。这一行为的产生除了与瞬时记忆有关,还与人的记忆过程有关,抄写包括记(看)和忆(写)两个过程,可能没有看错,但却写错了,为什么呢?因为人们在回忆时,总是会把后面位置的字与前面位置的字颠倒,在你说话或背诵时也会出现这种前后位置颠倒的情况。另一种情况是计算时出错。这主要反映出平时的练习缺少,没有养成自动化答题技能,没有形成稳固的肌肉记忆方式。后一种情况更为普遍。比如:第15题先化简再求值更严重一些。解决这两种行为的办法就是进行大量的快速抄写行为训练,并注意注意整洁强调规范化,提高大脑的纠错能力。四、知识性错误试卷上出现判断错误,一个原因是知识掌握得不牢,相似知识点之间发生了混淆,出现判断失误。另一个原因属于想当然失误,即没有注意到题型的条件已经发生了改变,从而落入了出题人设下的陷阱,没有达到“与出题人心灵上的沟通”(自己认为答题的“最高境界”)。比如:第13题求代数式的值如何代入;第14题两个非负数的和的变形。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把相似的知识类比记忆;第二就是准确掌握知识。五、习惯性错误1、考场时间分配不合理,没有落实中考中的一分钟一分的速度。考试结束铃响起,眼睁睁看着自己熟悉的题却没有时间下手,甚至有的题都没有来得及看。2、舌尖现象:答案就在嘴边盘旋,但就是写不出来。这与心理紧张、心态失衡有关。在答题时要从容不迫沉着冷静,这需要平时加强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训练和培养。3、克拉克现象(亦称克拉克魔咒):见到生题或难题便心烦意乱,乱了方寸。这与心理应激反应有关,破坏了考试竞技场上应有的状态,平时就要克服急躁心理,化解不良情绪,提高自信心,消除烦躁不安、焦虑紧张的心态,做到心平气和情绪稳定。这也需要平时加强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训练和培养。4、思维定势:所谓思维定势,就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