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天下第一村—周村随笔散文] 天下第一村周村 在鲁中淄博有一座小城,名叫周村,名儿虽土,历史却悠久。过去,不叫这个很土的名儿,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叫於(wu)陵,是仅次于齐国都城营丘的第二大城市,到了宋金时期,原来的於陵几乎完全毁于战火,后来有一户周姓人家在此居住,人多了,就把这个地方叫做了周村。 我所知道关于於陵的最早记载,见于《战国策齐策》,赵威后质问齐国使臣:“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意思是:於陵的子仲这个人还活在世上吗?他上对君王不行臣道,在下不能很好地治理家业,又不和诸侯交往,这是在引导百姓朝无所事事的地方走呀!齐王为什么至今还不处死他呢? 第 1 页 共 13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说周村的名气不小,不仅仅在于她的历史悠久,而是在于这里曾经是山东或者是中国商业最为繁华的地方之一。早在明末清初,这里就已经店铺林立,是远近闻名的“九省通衢”货物集散地,成为与佛山、朱仙镇、景德镇并列的四大商业重镇之一。据地方志记载,大清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专门到此看看这个远近闻名的商业古镇,经过实地察看,这里甚至比传说中的繁华还要浓厚几分,不禁龙颜大悦,御笔赐下“天下第一村”名号,至今周村的耆老说起乾隆爷的御赐,自豪之情仍溢于言表。很惊诧这位乾隆爷的旺盛精力,他在位六十多年,似乎在全国许许多多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及墨宝。至于他是否真的就来过小城,我没有读过清宫内廷档案,所以也就无从考证。我想,哪怕是真的,小城的兴衰也没有因为曾经皇帝的驻足而引起更多的变化,跟很多古城一样,小城春秋仍然不可逆转的衰落至鲜为人知的地步。也许,这位乾隆爷到过的第 2 页 共 13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地方太多,连他自己恐怕也不记得还有这么一个地方。 近代有讨论者把周村称作齐商发源地,一点儿都不夸大,曾经在老北京红火一时的“八大祥”,总店其实是在周村。还有,当年山西票号名闻华夏,很多人知道平遥,却不知道除去在平遥的总号,遍布全国的分号中,资金流入流出头寸最多的地方,恰恰就是在周村,以至于当时在山东有个民谚:金周村、银潍县,博山日进斗金,不如周村一个时辰。可见当时周村商业的发达。民国期间,由于战火蔓延,那些百年老店要么倒闭,要么迁到了京城,曾经红火一时的小城仿佛一下子被抽走了脊梁,再不复昔日的繁华。 明末清初,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