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寄全椒山中道士赏析

-寄全椒山中道士赏析_第1页
1/4
-寄全椒山中道士赏析_第2页
2/4
-寄全椒山中道士赏析_第3页
3/4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寄全椒山中道士》原文及赏析】 寄全椒山中道士赏析 【诗句】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出处】唐·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意思】他大概还在涧底下打柴束薪,归来后无口粮只好煮白石为生! 【全诗】 《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释】 第 1 页 共 4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① 郡斋:指滁州官府中的斋舍。②涧:山沟。束:捆。荆薪:柴草。煮白石:葛洪《神仙传》卷二“白石先生”条:“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此处喻指全椒神山道士,谓其生活清贫。③二句谓本想手持杯酒,慰问风雨中的朋友。瓢:本指将瓠(葫芦)剖开而成的舀水器,此处用作量词。④二句谓只见满山落叶,寻找不到道士行迹,故寄以此诗。 【全诗鉴赏】 一个秋日的早晨,凉气四袭,诗人由己及人,想到山中的朋友,于是打算携酒去慰问他,但又担心朋友不在,诗人在诗中暗示给我们的心灵轨迹大致如此。但因所念之朋友为避世山中的道士,这样就与一般的念友、访友之作稍稍殊致了。 首联起句极为平实自然。独坐郡斋之中,觉凉意难耐,于是忽然想到远山深处的凉气就更为逼人了,想到久居山中的朋第 2 页 共 4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友,不知他此刻情况如何。款款道来,全不费劲,但又使人感到情深意切。颔联紧承首联而下,从“念”字落笔,但不正面写自己如何念,而拟想山中客的行迹,手法与杜甫《月夜》相似,均是以客位写主位,不言念而念在其中。山中客的行迹可拟想者甚多,诗人挑出束荆薪与煮白石两点来写,于不经意中见出用心之细微。这样一则可以与题中“道士”相切,点明山中客的身份;二则说明山中客的行踪之不定,为尾联“何处寻行迹”打下伏笔。既念之则必要慰之,从此落想便又很自然地引出持酒远慰的颈联。不言一杯而言一瓢,因后者是自然真朴之物,这就与所慰者道士的身份极为协调。远慰之物亦本可不拘,诗人挑出酒来,则又使此远慰多了一点潇洒散淡的风致。至此已由念及慰,如何慰呢?假如接写与山中客如何欢愉相浃,投契无间的情景,则诗题所着“寄”字不免落空,于是诗人以颔联所述为依据,料想山中客的行迹飘摇不定,加之秋日的空山满第 3 页 共 4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是落叶,行迹难觅。作者写此诗,原来只是表露其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意到即止,似一潭秋水,泠然而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寄全椒山中道士赏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