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背着教育理想的行囊行走] 理想的行囊总是越来越重 我穿梭、行走在公办与民办学校之间,有“教育两栖人”之称。“一个爱出风头不安分的人,一个频频出台教育新政颇有争议的人,一个不按潜规则出牌让领导头疼的人,一个时时鼓吹、制造竞争不受同行欢迎的人”,这是在当前公办体制下,所在单位领导、同行、下属对我的评价。“一个真正有自己独特教育思想的人,一个能通过创意和策划让所在学校起死回生的人,一个能让课改理论落地的人,一个能真正引领老师专业成长的人”,这是民办教育同行、领导对我的印象。为什么在公办、民办两种体制下大家对我有截然相反的评价?为什么会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我经历了怎样的一段心路历程?不妨听一听我这个“教育两栖人”的内心独白。 新课改助我加速成长 第 1 页 共 8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981 年参加工作的我,经历了教育人生的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我从一个乡村民办老师跃升为一名省级模范老师、省级骨干老师。第二个十年一路走来,我从村办初中校长晋升为乡初中校长、县首批名校长、主抓业务的中心校校长。第三个十年,前五年,沐浴着课改的和风细雨,借助于农村教育这块热土,自己秉承一份责任,坚守一份期待,投身农村课改实践,一路欢歌,几许辛酸。新课程理念,让我激动、感动、心动,并迫不及待地行动——为农村课改推波助澜,做农村课改的先驱者!正由于此,我义无反顾地全身心投入到课改实践中,沉醉在实践的探究和创新中,成了课改的最大受益者,先后有百余篇文章发表、两部专著出版,三个课题获省部级一等奖。最近五年,是圆自己教育理想之梦的五年,是在民办学校传播、实践自己教育主张的我自认为最成功的五年。 反思自我让我产生新梦想 第 2 页 共 8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从传统的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再到课堂的观察与诊断,电子白板背景下高效课堂模式的讨论,课外阅读课程化、分级阅读理念的提出,从课间广播操到大课间行为艺术、体育超市的构想,多元课程与多元管理理论建构,原生态德育学说的创建,中小学 QQ 币评价体系的推出,研发班本课程、家本课程、社区课程的新主张,学校新文化的创意与策划……花费自己大量心血的上述一系列学术成果,假如仅仅停留在学术的象牙塔中,不能被一线老师、校长接受,不能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就无任何价值。对自己讨论的反思,让我产生了新的教育梦想:推广、传播自己的学术主张,把自己的理论讨论转化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