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5 年有关中学教科研的实习报告 学校本着“科研兴师、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原则,为了加强学校的教科研课题的管理工作,确保学校课题建设和课题讨论工作趋于正常化、法律规范化。并通过对课题的管理,着实提高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同时也有利于老师顺利开展课题讨论,学校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一、 课题管理的组织制度 学校课题管理组织分三级管理模式由学校课题评议组—教科室—课题组构成,以学校课题评议组为领导,以教科研室为核心和以课题组为基层单位,对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结题、存档等工作进行全面管理,其中 (一)学校课题评议组主要负责(负责人校长) 全面规划、监督和评价学校各类课题的组织和实施。 确定召开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和结题会议,对课题报告进行审核。 确立、组织和实施学校课题的讨论。 邀请专家加盟指导。 课题经费的审定和发放。 课题奖惩的审定。 (二) 教科室 (二)教科研中心主要负责(负责人教科室主任教科室主任) 向全校传达每年的课题规划。 组织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阶段总结和结题工作。 参加和组织学校课题讨论的实施工作。 组织参加课题讨论的老师进行理论学习、座谈、思想沟通、研讨、外出培训和观摩的活动。 组织开展关于课题讨论的讲座。 联络和组织课题会议的召开工作。 对学校和老师的课题的整个过程和所有内容进行备案。(包括申报、立项、阶段性报告、相关论文和结题报告等)。 (三)课题组主要负责(负责人各课题题长)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组织老师参加课题的讨论。 向本组老师传达每年的课题规划。 督促老师及时写出阶段报告和结题报告。 及时向教科研室反馈老师在课题讨论中遇到的问题,以便于及时得到解决,使每位老师能按时完成课题讨论。 二、 课题实施的管理制度 (一)关于课题申报的管理 每个课题组,只能申报 1 项课题。 凡是已被立项的课题在没有结题时,不再申报个人课题讨论。 对于 35 周岁以下的青年老师,每人都要积极参加课题讨论。 对于 45 周岁以下的中学高级老师,要积极承担课题讨论。 学校教科研对个课题组申报的课题进行整体平衡,确定理论价值、实践意义较高,课题组力量较强,预期效果较好的课题,作为学校申报新的市级规划课题。 (二)关于课题立项的管理 对于申报立项的科研课题必须仔细分析、讨论国内外同期课题的讨论现状,并在立项后一个月以内,召开本课题组成员会议,讨论开题报告、讨论实验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