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子李》教学设计(第一节课)浙江省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虞大明一、教学目标1.读通读顺课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匀匀实实、天衣无缝”等词语的意思。2.着眼全文,自主探究,研读重点句子,感受刷子李之“奇”;初步形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认识。3.凭借对曹小三内心世界的揣摩,凭借对小说布局谋篇的初步认识,体会“一波三折”的写作手法。二、教学预设(一)揭示课题,自主质疑1.从冯骥才《俗世奇人》引出“奇人”继而引出“刷子李”。2.解题:你们能从课题中明白这个人的哪些信息?3.师生对话,引导学生质疑。(二)自主研读,感受神奇1.认读难点词语。2.浏览课文,画、找句子,感受刷子李的神奇之处,用最简洁的语言进行旁注。3.交流刷子李的“神奇”之处,师相机点拨引领。4.呈现重点句子,自读自悟,类比想象,强化感悟:刷子李已经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粉刷匠,而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了。自由读读句子,你觉得刷子李仿佛成了什么家?(三)回应开头,问题解决1.着眼五个重点句,归纳:小说从哪几个方面刻画了刷子李的神奇?2.课件补充呈现冯骥才对刷子李神奇之处的精辟阐述,对比加深印象。3.回应问题: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称他为刷子李了吗?(师小结)4.顺势拓展:在民间,有这样的绰号的人很多,能举举例子吗?(四)揣摩心理,感受“一波三折”1.思考:读了这篇小说,觉得哪几个自然段描写特别具有吸引力,经常会出乎你们的意料?生浏览相关段落,画、找体现出曹小三“出乎意料”的句子。2.生自读自悟,试画出曹小三的心理图示,随后交流。3.师小结:这就是曹小三内心世界的一波三折!有了这个一波三折,这篇小说会更加好看。(五)聚焦结构,再次感受“一波三折”1.思考:这篇小说还有一个“一波三折”,能发现吗?2.师呈现小说分段结果,引导学生发现小说布局谋篇上的一波三折。(六)挖掘结尾,升华情感1.生自由表述从这篇小说中感悟到了什么。2.课件呈现冯骥才《俗世奇人》中的一段话,启迪学生的感悟。3.呈现对联和《俗世奇人》简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刷子李》教学设计(第二节课)──《俗世奇人》导读设计简案浙江省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汪玥一、教学目标1.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俗世奇人》片段,提取奇人的关键信息,感受奇人的奇特之处,产生阅读《俗世奇人》的兴趣。2.能尝试采用预测、推理的阅读策略分步阅读《泥人张》,进一步感受小说故事的精彩绝妙,领悟作者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3.通过片段与选文的阅读,凭借联系语言情境、对比等方式,感受小说幽默诙谐、干脆利落、形象夸张的“津味”的语言特点。二、教学预设(一)默读精选片段,感受人物之“奇”1.推出《俗世奇人》,初步激发兴趣。(1)联系《刷子李》的学习导入。(2)快速浏览目录,感知小说“每人一篇、互不干扰”的创作特点。2.默读精选片段,提取奇人信息。(1)出示三位人物,根据提示猜测“奇特”之处。人物提示猜测“奇特”之处苏七块接骨大夫……蓝眼鉴画专家……大回钓鱼能手……(2)用较快的速度屏幕阅读,关注奇人之“奇”。(3)提取关键信息,完成表格,交流对人物的感受。俗世奇人榜奇人绰号奇特之处奇人指数苏七块☆☆☆☆☆蓝眼☆☆☆☆☆大回☆☆☆☆☆3.教师小结。(二)分步猜读选文,感受故事之“绝”1.联结《刷子李》设置悬念、一波三折的故事特征。2.小组合作,猜读《泥人张》。(选文的三个部分分别装入三个信封。)(1)默读选文分割后的第一部分。(2)话题讨论:面对海张五的嘲弄、挑衅,泥人张会怎么做?(3)默读选文分割后的第二部分,交流阅读感受。(4)话题讨论:泥人张撑伞走后,后来会发生什么事?(5)默读选文分割后的第三部分,交流阅读感受。3.出示冯骥才写故事的心得,感受小说故事的精彩绝伦。4.教师小结。(三)认真研读选句,感受语言之“妙”1.交流小说语言特点。2.研读选句,感受“津味”语言的风格。(1)出示典型句子。(2)学生根据语境猜测意思。(3)对比品鉴,感受“津味”语言的特点。3.教师小结。(四)设置阅读悬念,激发阅读之“趣”1.回扣选段中的奇人。2.以说书的方式设置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