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看见了“老咸阳”!2008-06-16 18:07:58 浏览次数: 738 文字〖〗门牌上的“老咸阳”格外惹眼“老咸阳”记录曾经的辉煌2 三官庙牌楼(历史图片)咸阳古渡(历史图片)3 古色古香的木化石幽静的四合院4 杨伯常向客人介绍文物的来历“老咸阳”内景5 石苑堂内景走进咸阳渭城区老城果子市街,一座美轮美奂的仿古建筑呈现在人们面前,陕西省书法协会主席雷珍民苍劲有力的榜书“老咸阳”三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清一色的青砖蓝瓦以及翘起的楼角,折射出昔日古建筑的风采。走进楼房,古咸阳概貌图展现在眼前,挺拔的三官庙牌坊、高耸的咸阳钟鼓楼、娟秀的凤凰台以及人们紧张忙碌的生活场景跃然而出,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再往里走, 便是“关中八景” :华岳仙掌、 骊山晚照、 灞桥风雪、雁塔神钟、咸阳古渡、草堂烟雾、太白积雪、曲江流饮和咸阳八景:咸阳古渡、沣水碧波、鱼台晚钓、跑马泉矶、杜邮春草、龙岩翠柏、毕原荒冢。话图相配,诗画相连,展示出昔日咸阳丰富的内涵,透出咸阳古文化的灵气。一排排、一个个古董文物排列在靠墙的架子上,优雅别致、千姿百态,古色古香。为了合法收集文物,经省有关文物单位批准他办起了“金驹堂文物商店”,为了收集保护散落在民间的文物,他跑甘肃、赴宝鸡、奔原上, 风餐露宿, 吃尽了苦头。 这里的古董文物上千件,为了这些文物, “老咸阳”主人杨伯常耗费了不少资金和心血。参观“老咸阳”,再看它的主人是怎样一个大写的人。欲除烦恼须无我,历经艰难好做人。杨伯常始终心里装着社会,装着弱势群体,他搏击商海二十多年来,已先后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2000 多个; 为国家累计贡献税收 3000 多万元;为贫困山区、贫困学生献爱心数万元。2003 年,渭南地区发生洪灾,他毅然拿出十多万元购买救灾生活用品、食品紧急运送灾区;每年春节临近,他出资数万元购买米面油等分发给全市上千户困难职工;这次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他又奉献爱心,捐资4 万元。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多年来,他一6 直在苦思冥想如何回报社会。他曾思索,在乾县看乾陵、在旬邑看秦直道、在茂陵看霍去病古墓、在刘邦坟墓看汉阳陵、在萧何庙看红色文物,可在咸阳城区看什么呢?人们只知道咸阳是古城,但这个古城有多么古老,文化积淀有多么深厚等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却不得而知,人们迫切需要知道咸阳古城、咸阳古渡、老咸阳古建风格等浓厚的古文化信息。杨伯常认为,对过去视而不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