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分析医案思路130410 孙曼之老师分析医案思路03病例十三李辛:杨姓女士, 38 岁,本地人, 2013年 3 月 22日初诊。两手沉洪,心率是 84,舌红,苔白腻。主诉是长期的胃反酸,口臭,伴有头痛,有十几年,逐年加重,反复发作。发作时胃胀、反酸、呕吐,食辛辣加重,空腹也加重。每次发作时伴有头一侧,一般是同侧的眼睛和鼻子痛,或者是同侧的眼睛、鼻子先痛,然后出现胃不适。经医院检查为疣状溃疡,治疗较差,还是容易反复。胃口是想吃,但是吃了以后不舒服,总的来说吃的比较少,喝的也比较少。大便成形,头干,两三天一行,还通畅。小便在喝水以后稍频,冬天手脚冷,夏天手脚特别热。经行七天,量正,色暗,有血块。经行前渴,偶然有腹冷、腹痛、寐差、多梦。午后时觉疲乏,清晨时候精神很好。手心潮热,唇红。处方:半夏 10g,橘红 10g,茯苓 10g,枳实 10g,川连 2g,杏仁 10g,紫苏10g,羌活 3 克,独活 3 克,川芎 5 克,防风 5 克,桑叶 10 克, 5 副。2013年 4 月 3 日复诊,脉双手小弦软,原来是洪,舌正、红,苔薄白润。孙老师摸出来双手还是沉洪(孙曼之:摸脉往往是不一致的,有时间的关系,也许有误差、轻重。),心率是76,舌红,苔白腻。最近胃不适未犯,偶有轻微胃胀;头痛未犯;多食腹胀,纳食不香。舌上有异物感,发酸,口微苦;饮少,饮后小便,小便微黄,频;大便日一次,不利,黏。寐前梦多,热时手足心热,出汗。近觉面色差。处方:上方去黄连、羌活、独活、川芎、防风、桑叶,加胡黄连2g。另冲。2013年 4 月 11日,两手脉弦、软、滑,舌淡红、苔白腻。服上药感觉比较好。两腿怕冷,口唇干,鼻起痘,瘀血,寐差多梦,纳好,小便黄而不利,大便正,胃痛大减,偶然微痛,口干不欲饮水,晨起刷牙恶心,小便频急而少。处方:半夏 10 克,茯苓 10 克,枳壳 10 克,川连 2 克,杏仁 10 克,橘红 10克,木通 3 克,山栀 10 克,羌活 3 克,独活 3 克,防风 3 克,茵陈 10 克,七副。孙曼之:这个也是“茯苓饮”, 是因为她是胃病。反胃, 反酸,呕吐,头疼,那呕吐和反胃它起码是符合阳明不降这样一个判断。反酸,他没有用辛热的药,治酸的药。没用治酸的药的原因是:因为这个反酸应该判断一下虚实、寒热。像她这个很显然是热, 从总体来判断她是热, 那么就不考虑用什么丁香呀, 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考虑热那是因为手心潮红, 形体来看它纯红。 再一个她脉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