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N0.* 老师组织同学们观看了富兴之路纪录片,使我们都明白了我国的社会各个阶段发展之路,我尤其看到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的曲折性、长期性和艰巨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复兴古老文明的中华民族—— 始于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艰难曲折的探索,成功于邓小平高蹈宏阔的改革开放谋略与阔步前行的胆识,承传光大于后继者江泽民、胡锦涛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开拓与奋进。中国人民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豪迈与自信的身姿走入新世纪!人们记忆犹新 —— 1984 年 1 月 24 日,邓小平第一次南下,先后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济特区后兴致勃勃地说:“这次我到深圳一看,给我的印象是一片兴旺发达。”接着又用一口浓重的四川口音极严肃地指出: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 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1984 年 3 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联合召开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会议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等14 个港口城市,从而形成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经济带—— 掀起了继创办经济特区之后对外开放的第一个高潮。1985 年 1 月,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漳(州)、泉(州)、厦(门)三角地区为内外交流、城乡渗透的开放式沿海经济开发区—— 掀起了对外开放的第二个高潮。1988 年春,中央确立海南建省办大特区;其后,开发和开放浦东新区,以上海为龙头激活长江流域一江春水,拉动中部腾飞;开发大西北地区;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参与东北亚经济圏;发展与欧盟等西方国家的经贸关系—— 掀起了对外开放的第三个高潮。至此,由东向西,由南往北,以点及面,从沿海到沿边到内陆,中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扇面形辐射的全面开放大格局。回望 30 年前,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摸着石头过河 ”⋯⋯从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到建设怎么样的党再到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模式—— 应该说,我们实实在在摸到了三块坚固的理论基石。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我们国家开辟的一条全新的战略道路—— 通过改革开放,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由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中华民族历经百年屈辱痛定思痛之后,以前无古人的气魄和延揽八方的胸襟,开始面向世界拥抱世界!如果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思想到实践开启了一个新时代,被国人普遍称誉为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