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压缩技术在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应用一.脉冲压缩的产生背景及定义1.1 脉冲压缩的定义脉冲压缩即 pulse compression ,它是指发射宽编码脉冲并对回波进行处理以获得窄脉冲,因此脉冲压缩雷达既保持了窄脉冲的高距离分辨力,又能获得宽脉冲的强检测能力。1.2 脉冲压缩的主要手段目前的脉冲压缩的手段主要有线性调频、非线性调频与相位编码等。1)线性调频是最简单的脉冲压缩信号, 容易产生,而且其压缩脉冲形状和信噪比对多普勒频移不敏感,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利用多普勒频率测量目标方位和距离的情况下很少使用;2)非线性调频非线性调频具有几个明显的优点,不需要对时间和频率加权, 但是系统复杂。 为了达到所需的旁瓣电平,需要对每个幅度频谱分别进行调频设计,因而在实际中很少应用;3)相位编码相位编码波形不同于调频波形,它将宽脉冲分为许多短的子脉冲。这些子脉冲宽度相等,其相位通过编码后被发射。根据所选编码的类型,包括巴克码、伪随机序列编码以及多项制编码等。1.3 脉冲压缩的产生背景随着飞行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雷达的作用距离、分辨能力、测量精度和单值性等性能指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测距精度和距离分辨力对信号形式的要求是一致的,主要取决于信号的频率结构,为了提高测距精度和距离分辨力,要求信号具有大的带宽。而测速精度和速度分辨力则取决于信号的时域结构,为了提高测速精度和速度分辨力,要求信号具有大的时宽。 除此之外,为提高雷达系统的发现能力, 要求信号具有大的能量。由此可见,为了提高雷达系统的发现能力、测量精度和分辨能力,要求雷达信号具有大的时宽、带宽、能量乘积。但是,在系统的发射和馈电设备峰值功率受限制的情况下,大的信号能量只能靠加大信号的时宽来得到。测距精度和距离分辨力同测速精度和速度分辨力以及作用距离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于是在匹配滤波器理论指导下,人们提出了脉冲压缩的概念。由于发射机效率的限制,雷达真正采用的脉压信号是由调频和相位编码产生的,其中以线性调频和二相编码信号的研究与应用最为广泛。二.线性调频信号( LFM)脉冲压缩雷达最常见的调制信号是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信号, 接收时采用匹配滤波器(Matched Filter)压缩脉冲。LFM信号的数学表达式为:22()2( )()cKjf ttts trecteT(1) 式中cf 为载波频率,()trectT为矩形信号。11()0 ,ttrectTT其他(2) BKT是调频斜率,于是,信号的瞬时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