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信息技术教案共18 课时 第一节 网络基础知识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知识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软件和硬件 (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二)教材分析和教法建议 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有多种,本节采用的定义描述使学生都能理解,主要强调两点:一是网络是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的组合,二是需用网络软件来实现资源共享。 1、 计算机网络是指把地理上分散的多台独立自主的计算机通过软件、硬件设备互联,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2、 根据计算机网络的覆盖范围和计算机之间连接的距离,可将网络分为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 3、 在局域网中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星形、总线形、环形等。 4、 因特网,又称互联网或 Internet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广域网, 他由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网络互联而成。 5、 路由器是一台配备了专门软件的用于完成网络互联工作的专用计算机,它可以连接多个网络。 6、 接入因特网的常见方式:通过电话拨号上网、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ADSL(非对称数字式用户线)、DDN 专线、基于有线电视网的Cable Modem、无线上网等。 第二节 因特网简介 (一)教学要求 (1) 了解因特网的发展过程。 (2) 了解因特网的主要服务功能。 (二)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本节是有关因特网的概述性介绍课程。简单介绍了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的情况。从中让学生知道使因特网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对全社会开放,实现了以资源共享为中心的实用服务方式。 对因特网的主要服务功能的介绍,应尽量采用最新的或最典型的例子(如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软件下载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因特网是什么? 解答:因特网(Internet)是迄今最大的全球性的网络集合,它连接了全球几十万个网络,并通过这些网络彼此间的合作,共同遵守着一定的网络协议来运作的。 2. 因特网有哪几个主要服务功能? 解答:因特网有电子邮件(E-mail)、文件传输(FTP)、远程登录(Telnet)、电子公告牌系统(BBS)和信息检索(WWW)等五个主要服务功能。 讨论与思考: 1. 使因特网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三节 因特网上的信息处理 (一)教学要求 (1) 掌握浏览信息和保存信息的基本方法。 (2) 学会在网上查询信息的方法。 (3) 学会下载软件的基本方法。 (二)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教材中以 IE 浏览器为例,介绍如何进行网上信息处理。但没有具体介绍 IE 浏览器窗口的组成和有关状态。原因之一是,目前上网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