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应力波仿真报告

应力波仿真报告_第1页
1/7
应力波仿真报告_第2页
2/7
应力波仿真报告_第3页
3/7
1 .实验题目 两个完全相同的弹性铜杆A 和B(如图1 所示),其中A 以速度V0(负值)撞击原先静止的B,两杆的长度均为10mm,直径为5mm,使用应力波理论对该过程进行分析,画出X-t、V-t、σ -t 以及σ -V 曲线,使用有限元软件对该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形成仿真报告。 BV=0V=V0A 图1 弹性钢杆 2 .实验目的 (1)掌握 Ansy s/LS-DYNA 仿真软件的建模技术和进行显式动力学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2)结合仿真的结果比较理论解和仿真结果,加深对应力波理论的理解。 3 .建模过程 (1) 建模分析 该问题属于泰勒杆冲击问题,考虑该问题结构具有对称性特点,建模时只需建立四分之一模型进行计算。用三维实体单元划分网格,使用拉格朗日算法,在对称面上施加对称条件。采用cmgs建模。 计算时间为60s ,每 0.5s 输出一个结果数据文件。 (2) 选择单元类型 启动 Ansy s,选择 3D Solid164 单元进行建模,并对Solid164 单元的算法进行相应设置。 (3) 设定材料属性 对两杆均选用Plastic Kinematic 材料,并设定材料参数 E=117GPa,μ =0.35,338.93 10/Kg m 。 (4) 构建铜杆实体模型 分别建立两个长为10mm,半径为2.5mm 的弹性铜杆,两杆间的间隙为0.2cm。 (5) 划分网格 为单元分配属性并划分成单元,其中杆A 沿轴向划分为48 等分,沿径向和周向划分为16 等分;杆B 沿轴向划分为24 等分,沿径向和周向划分为8 等分(之所以将两杆划分数不一样是便于后面定义接触),如图2 所示为划分好网格的铜杆模型。 图2 弹性铜杆模型、网格 (6) 施加载荷 创建两个 PART 并定义两者之间的接触为自动面面接触,设置接触刚度相关选项;分别约束模型的对称面上的X 方向和Y 方向的约束,分别定义两个 PART的初始速度为0.02/cms 和0/cms 。 (7) 设定分析选项 进行求解的相关设置,启用 Stonewall Energy、Sliding Interface 和Hourglass Energy 选项,设置体积粘性参数、时间控制和输出控制相关参数,保存工程,输出 K 文件。 (8) 求解 编辑修改K 文件,确认无误后存盘,将修改好的K 文件提交ANSYS LS-DYNA 求解器计算。 (9) 查看结果 运行 LS-PREPOST,读入结果数据文件,查看应力和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4 .计算结果分析与结论 如下图所示为不同时刻两杆中的应力波传播情况,其中图 3 为两杆初始时刻的相对位置,10s 时两杆相撞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应力波仿真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