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心得总结 这个流程属于APQP 流程的一个阶段。该设计流程分为﹕(1)设计前检讨。(2)图面设计。(3)设计验证。(4)设计评审。学习内容如下﹕ 一﹑设计前检讨。 1﹑目的。 它的目的是﹐对产品功能及质量性作出检讨并确定设计总体方案,且列出质量与工法问题﹐阐明设计方向。 2﹑内容及作用。 分析的客户信息﹐包括图纸﹑技朮规范要求等。 对以往问题点和上阶段所作的可行性评估进行讨论。 为了确保新产品的开发质量﹐降低不良成本﹐还要对质量规划。 质量规划系统包括五个方面﹕ a﹑标准检查法的建立。为检测产品的质量提供依据。 b﹑标准对策法的建立。产品制作中存在误差和臆意不到的因素﹐设计者预定处理对策。 c﹑检查规格的制作。以判定产品的质量﹐作成一标准。 d﹑QC 工程表的制作。规定零件制作过程中的工艺﹑工序﹐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e﹑产品履历表。把发生的问题点记下﹐参考 CPPR﹐寻找解决方案。 3﹑检讨后的输出。 (1)设计构想 设计构想﹐是我们接到一个项目时﹐对其产品构思﹐思考要用什么方法去设计﹐构想有多种方案﹐我们选认为是最佳的。 其内容一般包括﹕ a﹑客户要求。 b﹑客户提供的数据。 c﹑现有零件作比较﹐考虑现有件。 d﹑列出模﹑量﹑冶具的需求及完成时间。 对上述作小结。 (2)设计 LAYOUT 设计 LAYOUT﹐是对设计的布局规划﹐则重于图面尺寸。 先应该明确了解新产品的实际装车情况﹐以及与之有装配关系的其它零件的情况。 LAYOUT 图的设计原则是在满足客户的前提下﹐要求装车性能好﹐操作简单方便。 (3)设计仕样书 设计仕样书﹐是对一个产品的设计重点﹑质量重点﹑工艺要求等﹐比较详细的阐述。 (4)DFMEA DFMEA 意为﹕设计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有以下特点﹕ DFMEA 的目的﹕明确了新产品设计时﹐为避免潜在的不良抱怨,及预测故障发生之方式,给予事前之对策。 DFMEA 是根据 CPPR(以往类似产品的问题点)作成的。 在 DFMEA 表中﹐列出失效模式﹐分析失效后果及其严重性等级﹑起因﹐要采用何种预防和探测的制程管制﹐还记下车型﹑日期﹑编号﹐以方便查找。 失效模式的描述要符合机械﹑技朮及可以测量﹐失效的后果以其对零件﹑总成﹑系统﹑整体﹑客户要求﹑政府规定的影响加以说明。其严重度﹑频度﹑探测度的级数可查厂内体系标准。 现行管制的采用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是以预防为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