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节 庭院工程施工方案 一 、施工放线的施工方案 为了保证本工程的平面位置和几何尺寸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并达到合格标准,对平面及高程控制如下:由项目经理组织负责项目部技术质量部门负责平面坐标及高程的设控验收。 一、测量方案平面坐标及高程传递,项目施工人员负责施工现场平面、道路、广场地形及地形标高测量, 测量人员在与业主方、规划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交验水准点和坐标基准点后,对在本施工范围内的桩位进行必要的保护,并及时做好导线复测,导线点的加密,水准点的复测和加密等测量工作;对所交导线点,水准点进行现场拴桩。在附近固定物上做好拴桩标记,并填写拴桩记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有关桩位砌筑保护,并立标牌注明,注意保护字样。 1 .2 对业主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复核测量,符合精度要求后再进行工程的施工测量。 1 .3 场区内按施工情况需要增设水准点,测量精度按不低于二级水准测量精度进行测量。 2 、测量主要仪器设备 经纬仪、水准仪、测量标杆、水准标尺、小线等。 3 、施工测量成果的检查和检测 为了确保设计的等高线位置和标高,必须有严格的检查和检测制度,施工控制测量成果,自检和驻地监理审批,向监理工程师提出检测申请。检测均按照规定的同等级精度作业要求进行,及时提出成果报告,一般检测差应小于 2 倍中误差。 4 、施工测量措施 4 .1 控制网的测量:用全站仪对组成控制网的各点间测量,均采用四个测回。 4 .2 数据处理:控制网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平差计算,求得边与角的中误差,满足测量精度要求后方可使用。 4.3 桩点保护:控制网中所设置的各点均采用混凝土包顶端带十字的Φ16 以上螺丝钢,露出混凝土高度不大于 15m m ,以免变弯而影响测量精度。 4.4 施工过程中边桩测量: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控制桩置镜精确测量区中线及边线,同时埋设护桩的恢复。施工边桩要定期进行复核测量,消除开挖沉降或土方填筑对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4.5 测量管理措施:开工前对测量人员进行测量知识、测量规范,测量仪器使用等方面进行培训,测量人员应认真理解图纸,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得到书面答复才能按图进行测量放样。 二、现场及地形高程测量 根据业主提供的高程控制点,用水准仪引测高程,并将高程测设标注到绘制的测设图上,用以计算土方工程量。 三、平面定位 对于曲线形道路在场内可做出圆心的情况下,可先测出中心位置,钉立中心桩,沿中心桩根据图纸设计半径画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