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人民币汇率变化 人民币是1948 年12 月1 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时发行的,1949 年1 月18 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天津首次公布人民币汇率。从此以后到现在,人民币汇率经过了不断变化的历程。如下图所示: 统计数据: 1、1949—2005 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 2、2005—2011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 01234567891019491950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5人民币汇率--美元 变化阶段: 一、改革开放前 1.第一阶段(1950~1952) 这个时期由于人民币没有规定的含金量,所以人民币与西方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并不是按照两国货币之间的黄金平价来折算的,而是用物价对比法为基础进行计算。也就是说,它的依据是物价水平。 新中国建立之初,国民党留下来的一副烂摊子导致物价飞涨,仅仅从 1949 年 1 月 18日到 1950 年 3 月 13 日的 13 个月中,上海市场批发价格指数就上涨了 21.43 倍,同期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一共调整了 49 次,从 80(旧币)贬值到 42000(旧币),据此套算出人民币兑其他货币的汇率。1950 年 3 月到 1952 年末,物价从上涨转向下跌,以及因为抗美援朝遭遇美国及其盟国一系列的物质封锁禁运,这时候政府需要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推动本国进口,所以把汇率调高到了 26170(旧币)。 2.第二阶段(1953~1972) 这个时期由于国内物价稳定,对外贸易也从私人手里转为国营公司统一经营,并且主要产品全都纳入国家计划,所以人民币汇率非常稳定。 1955 年 3 月 1 日开始发行新人民币,这是建国后第一次进行的币制改革,1 万元旧人民币兑换 1 元新人民币,从此直到 1971 年 12 月 18 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一直是 2.4618。1971 年 12 月 18 日美元兑换黄金的官方价格全部贬值 7.89%,人民币汇率则相应调整为 1 2.2673。 3.第三阶段(1973~1978) 这个时期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解体、石油危机导致全球物价上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所以我国也开始频繁调整人民币汇率,并且也参考西方国家货币汇率钉住一篮子货币的办法,以避免西方国家的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造成冲击。 其调整依据主要是,以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比重较大的货币品种进行加权平均。1980 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从1973 年的 2.46 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