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自控原理复习总结

自控原理复习总结_第1页
1/14
自控原理复习总结_第2页
2/14
自控原理复习总结_第3页
3/14
自动控制原理自控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的直接干预下,利用物理装置对生产设备或工艺过程进行合理的控制,使被控制的物理量保持恒定,或者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反馈的输出量与输入量相减,称为负反馈;反之,则称为正反馈。自动控制原理系统基本组成示意图测量元件:测量被控对象的需要控制的物理量,如果这个物理量是非电量,一般需要转化为电量。给定元件:给出与期望的被控量相对应的系统输入量。比较元件:把测量元件检测的被控量实际值与给定元件给出的输入量进行比较,求出它们之间的偏差。放大元件:将比较元件给出的偏差进行放大,用来推动执行元件去控制被控对象。执行元件:直接作用于被控对象,使其被控量发生变化,达到预期的控制目的。校正元件:也称补偿元件,它是结构或参数便于调整的元件。对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系统的传递函数: 线性系统, 在零初始条件下, 输出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普拉斯变化之比。典型环节:比率环节:( )G sK惯性环节:( )1KG sTs积分环节:1( )G sTs微分环节:( )G sTs一阶微分环节:( )1G ss振荡环节:22222( )212nnnKKG sT sTsss延迟环节:( )sG se数学模型: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结构图、信号流图、频率特性等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例)无源电气网络的传递函数:P46 习题 2.7 用梅森公式求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P38 例 2.9 第三章:典型输入信号:h(t)t时间 tr上 升峰值时间 t pAB超调量 σ % =AB 100%调节时间 t sh(t)t上升时间 tr调节时间ts动态性能指标:1.延迟时间td :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稳态值的一半所需的时间,叫延迟时间。2.上升时间 tr :响应曲线从稳态值的10%上升到 90%所需的时间。对于有振荡的系1G2G3G1H32HH)(sR)(sC1G1H)(sR)(sC)(1323232HHGGGG)(sR)(sC13213232321)(1HGGGHHGGGGG1G1H)(sR)( sC)(13232321HHGGGGG统,也可定义为响应从零第一次上升到稳态值所需的时间。3. 峰值时间 tp :响应曲线超过其稳态值达到第一个峰值所需要的时间。4. 调节时间 ts:指响应到达并保持在稳态值5%或2%内所需的时间。5. 超调量:指响应的最大偏离量h(tp) 与稳态值的差与稳态值的比,用百分号来表示,即()()%100%()ph thh6.振荡次数: :是指在调节时间ts 内, h(t) 波动的次数。稳态性能指标:稳态误差图 3-4指数 响应 曲 线1063.2%86.5%95%98.2%99.3%T2T3T4T5T0.632tc(t)=1-ec(t)一阶系统单位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自控原理复习总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