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自然辩证法3分析

自然辩证法3分析_第1页
1/18
自然辩证法3分析_第2页
2/18
自然辩证法3分析_第3页
3/18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一、科学问题的提出科学发现的起点是什么?长期以来,一种广为流行的观点认为,科学是依据人们对自然界进行观察的产物;科学发现始于观察实验,或者说经验。科学发现当然与观察事实有关,但是如果被观察到的事实没有引出问题,那么也不会因此展开新的研究。我们都知道,X 射线是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的,在此之前,英国的克鲁克斯等人也曾观察过类似的异常现象,但他们并未由此引出新问题,做出新发现。(1895 年 9 月 8 日这一天,伦琴正在做阴极射线实验。阴极射线是由一束电子流组成的。当位于几乎完全真空的封闭玻璃管两端的电极之间有高电压时,就有电子流产生。阴极射线并没有特别强的穿透力,连几厘米厚的空气都难以穿过。这一次伦琴用厚黑纸完全覆盖住阴极射线,这样即使有电流通过,也不会看到来自玻璃管的光。可是当伦琴接通阴极射线管的电路时,他惊奇地发现在附近一条长凳上的一个荧光屏(镀有一种荧光物质氰亚铂酸钡)上开始发光,恰好象受一盏灯的感应激发出来似的。他断开阴极射线管的电流,荧光屏即停止发光。由于阴极射线管完全被覆盖,伦琴很快就认识到当电流接通时,一定有某种不可见的辐射线自阴极发出。由于这种辐射线的神密性质,他称之为“X射线 ”——X 在数学上通常用来代表一个未知数。)(英国物理学家克鲁克斯研究稀有气体里的能量释放,并且制造了克鲁克斯管。这是一种玻璃真空管,内有可以产生高电压的电极。他还发现,当将未曝光的相片底片靠近这种管时,一些部分被感光了,但是他没有继续研究这一现象。)可见,观察本身不足以成为科学发现的起点。从理论上看,研究对象越是远离经验世界,其研究越是不可能直接从观察实验入手。20 世纪, 一些科学哲学家对科学发现始于观察这一命题提出了质疑。波普尔认为, 如果从收集事实的观察实验开始,然后再建构理论,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要求研究者第一步就去观察并记录一切事实,这是永远无法完成的,另外,观察和实验离不开理论,尽管通过观察可以引出问题,但观察过程总是伴随着预设的问题,观察总是有选择性的,它需要一个挑选出来的观察对象,需要明确一定的任务,需要带有一定的兴趣,需要持有一定的观点,需要怀着一定的疑问。观察首先要回答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和如何观察的问题。波普尔在维也纳做演讲的时候,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他在演讲开始就要求学生拿出纸和笔,仔细地观察,并把观察到的写下来。学生们都莫名其妙,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自然辩证法3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