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除腐败”是十八大后热词中的热词。其实,腐败不只是权力和金钱上的,腐败根源在于思想。对于艺术圈,腐败不仅在于“雅贿”,更在于不少艺术机构和艺术家用腐败的思想来从事商业运作和创作。这里,先谈谈艺术家的“腐败现象”。一是攀附官员、 企业家或名人, 抬高身价,出售作品。艺术作品的价格本因按艺术价值来衡量的,作为艺术家一心扑在创作,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是艺术家的天职。然而,很多艺术家却不把心思放在创作上,而是放在艺术的外围上,例如攀援官员、 依附企业家资本来运作、和依附名人等等,以图通过艺术的外围因素,来抬高自己的身价,进而获取知名度,提升作品价格,骗取钱财。这里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艺术家有一定的艺术创作能力,但禁不住名利的诱惑或其他艺术家作品价格攀比心理,进而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了艺术的外围上,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来提升作品的价格; 另一种是觉得艺术来钱容易,投入到所谓的艺术创作中来, 基本没有艺术创作能力。但了解艺术外围因素对于作品价格抬升的重要性,进而疯狂地通过各种方式来扩大名气,提升价格,基本可称为艺术骗子。二是抄袭前人作品,艺术作品缺乏自己的风格和创意,哪种风格市场好, 就迎合该种风格,投机取巧。艺术创作讲究传承,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就像江河有源、树木有根一样。然而传承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和创新,而不是踩在先人的作品上不思进取,更不是为了名利,哪种风格市场好, 就转向哪个风格。 如此,不是艺术创作, 而是简单的工艺生产。然而时下,这类艺术家却不少,他们 翻找艺术史, 看看过去哪个艺术家的风格在当今继承得少,便选定作为抄袭和描摹的对象,稍加变化, 便到市场中来欺名盗世。也有一些人一辈子就描摹一个艺术家的作品 ( 甚至是同辈或当代的) ,不敢越雷池一步, 通过该艺术家的市场行情来带动自己的行情, 基本成为别人的影子。例如离开我们不久的启功和健在的欧阳中石等等,都成为不少人描摹的对象。艺术市场对于艺术风格追捧也有一定的周期性,一些所谓的艺术家便利用这个规律迎合市场,哪个风格好卖便追向哪种风格。例如这两年水墨市场走势较好,不少画油画的,主攻水墨了; 一些过去只做过与艺术沾边的工作,也抄起五花八门的工具,创作所谓的水墨,还冠以各种炫目的名称,例如新水墨、意象水墨等等; 一些专门追逐风格的所谓艺术家,更是在当下把水墨当做自己的新“饭碗”了。三是艺术家的官本位。艺术需要党和政府的管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