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2~ 3 页例 3、例 4,“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3~5 题。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2.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3.学生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 :探索并理解 “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主探究方案:一、自主练习:1.看图填一填。观察上面的式子,你有什么发现?观察上面的式子,你有什么发现?2. 读一读: 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3. 看图列方程并学会解方程:仔细观察天平图,列出方程: x + ( )=( ) 根据等式的性质,怎样求x? x + ( )- ( )=( )-( ) 算一算, x 的值是多少? x=( ) x=40 是不是正确的答案呢?我们要学会检验:把x=40 代入原方程,看看方程左右两边是不是相等。左边=x+ 10=( )+10=( ),右边= 50。左边和右边都等于( ),说明 x=40 是正确的。4.试一试:ⅹ -30=80 二、拓展练习:根据等式的性质,在○里填运算符号,在□里填数。ⅹ-25=60 ⅹ+18=48 ⅹ-25+25=60 ○□ⅹ+18-18=48 ○□教学过程:一、分组自学谈话: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通过自主学习, 你认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二、交流展示1.交流例 3 ⑴ 出示第一组的两个天平图,全班交流: 右边的天平和左边的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怎么用式子表示这两个天平图的状况?(板书: 20=20 20+10=20+10)⑵ 出示第二组天平图, 全班交流:你是怎么表示这组图中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的?(板书: x=50 x+20=50+20)小组讨论:观察这两组图及黑板上的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全班交流小结: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⑶ 同时出示第三组天平图和第四组天平图。全班交流: 你是怎么表示这两组图中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的?(板书: 50+a=50+a 50+a-a=50+a-a X+20=70 X+20-20=70-20 )小组讨论:观察这两组天平图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