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不跪着教书》是吴非老师的一部教育随笔。在轻松的文笔中,透着作者点点思想和智慧,给了我许多启发。 打开书,看了作者的自序,觉得吴非老师是一个很有个性很有魅力的老师,序中有这样一段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想要让学生成为站直的人,老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假如老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自序中总的阐述了他的一个思想“老师应该是个有思想有理想的人”。里面有个句子,我觉得说的很对,“假如一个老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就很难有独立思考的意识。老师一旦没有了独立思考,就无从提个人智慧,面对一本教参,他不敢说“不”,面对外行领导的错误“指正”,他会立即匍匐在地。看到这儿,我似乎有些明白了为什么作者说假如老师是跪着教书的,那么学生只能趴在地上了! 老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呢?我认为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认真地读书,不停地读书,永远地读书,从书籍中获得教育智慧。 假如,我们的老师都有一些值得一读的好书; 假如,我们的老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精力,为丰富自己而不断地读书; 假如,我们的老师能够把读书作为提高生命质量的途径; 假如,我们的老师能够边读书,边讨论思考,那么,我们的老师生活就充实了,精神就丰满了,心灵就净化了,生命就有价值了,人生就有意义了。 有读者说,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对目前教育的现状的警示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不过,作者仅仅是找出了中国教育的痼疾而已,却没有能开出挽救痼疾的良药。而我的体会是,《不跪着教书》的可贵之处不仅仅是“找出了中国教育的痼疾”,而在于“开出挽救痼疾的良药”。不是吗?假如你能认真地、从头到尾地读完全书,你就会发现,作者在书中谈到的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或者说痼疾,比如不让学生读名著、不让学生请假过生日、不让学生迟到、不让学生组织课外活动,老师搞有偿家教、老师接受学生礼物、老师接受学生家长宴请、老师要学生家长办事,以及怎样做一个出色的老师、做一名优秀的校长、做一位合格的父亲,等等,这些除了在文章中可以找到答案以外,作者还为所有的阅读者开出了一副普遍适用的“良方”,那就是读书。 吴非老师说“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吴非老师在书中讲了这样两件事他有一次在骨干老师培训班上讲课,看到坐在前排的两位老师一直在说话,旁若无人,且时进时出,引得一些老师侧目。老师竟然如此缺乏基本修养,吴老师很费解,只好当场提请他们不要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