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传承传统文化-弘扬国学精神VIP免费

传承传统文化-弘扬国学精神_第1页
1/8
传承传统文化-弘扬国学精神_第2页
2/8
传承传统文化-弘扬国学精神_第3页
3/8
传承传统文化,弘扬国学精神一、源起大势所趋曾经被这样一句话震撼“崖山之后,再无东方”!大汉的气魄,李唐的繁盛,是每个国人的荣光,这两个朝代洋溢着浓浓的文化墨香。就是军事上柔弱的南宋,在与元军最后一役的崖山之战中,虽输,却很悲壮,不仅有文天祥、张士杰、陆秀夫“三忠”,十万军民也自发跳海殉国,这份节烈之气,便是儒家的舍生取义。众所周知,中国GDP不断增加,预测到2030年将位居世界第一。但同时,也有预测说,按现在国民素质状态,到那时,我们的国民素质在世界190多个国家中将位居第147位,甚至落后于一些非洲国家……历史和现实告诉咱们,小到个人的幸福,大到家国、民族尊严,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和平与生存,都需要汉文化传统的智慧!二、工作思路与实践总的说,以国学为主色,构建校园文化――营造国学育人氛围,读学国学经典。开展国学文化节系列活动……(一)精心编印校本教材,学读国学经典以《弟子规》为例,说说在师生身上读学国学,落实的方式有:每天早读或第七节时间背诵《弟子规》,适当讲解;为了加深理解,在黑板边缘每天写上几句,师生用身边的小事对号,体会践行时的幸福感,也体会反其道行之的后悔感;用比赛接龙,答卷对照生活中的现象,或对某一句谈感悟感恩之心在感悟中渐渐培养起了。对人对事的情商也就高起来了。还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灵活落实《弟子规》如,国庆汇演中,由某班全班同学排演的《跪羊图》,表演的孩子们神情中的那份纯真、专注、善良、恭敬等,深深感染了在场的师生。(二)教学方法上采用了“四化”1.诵读化:一读正音、再读识韵、重读会意、趣读成诵。2.故事化:所选的每一部经典,都隐含着许多经典故事,讲故事,明义理是国学课一大特色。3.情境化:故事导入情境、多媒体音画渲染情境、实践体验情境。4.生活化:中国教育上,孩子们懂得的至理名言也不少呀,但更多的时候,只是为了成绩把道理记在脑子里了,因为,人做事,更多时候,是需要感觉的,要让孩子们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回味曾经的心灵体验。一句话,让孩子们品尝到美德与守则中幸福之味道!(三)创设以国学为主旋律的校园文化环境1.重设“一训三风”德育内涵(1)校训:明德至善格致敏行明德至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大学》明明德,第1个“明”作动词,为彰显、提倡、推广、发扬之意;第2个“明”为正大光明,公正开明之意。“德”就是德行和德政,社会风尚。“明明德”就是自己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知道人的本性是什么,应该如何做人。“至善”就是善的最高境界,即至善至美。格致,探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丁肇中说,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做事行动敏捷意思是:人们应该说话谨慎,因为祸从口出,说话不谨慎,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招来麻烦甚至招致灾祸。而做事情则应该干练勤奋。(2)校风:敬业乐群严谨求实励志笃学荣校报国敬业乐群:“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出自《礼记?学记》含义为:敬业,专心于学业、事业;乐群,乐于与好朋友相处。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严谨求实:实事求是,不浮夸,不马虎,认真,严肃,谨慎诚实。励志笃学:“励志”,是人生的启明星,是‘笃学”的指导方向和动力。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笃学”,笃,原意为厚重、厚实《诗经》语:“彼其之子硕大且笃”,后“笃”引申为“忠实、真诚、专心。”笃学是励志的行为体现、途径和方法。荣校报国:荣校,以促进学生成才和教师成长为本,坚持把“校荣我荣”“人人成才,为校争光”作为对全体师生的长期教育,使每个人都把“自我”融入到学校整体事业中来,促使师生内心产生对学校的强烈的归属感,将“荣校”意识转化为实践、凝聚事业发展动力的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量,促进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报国,为国家效力尽忠,忠于祖国,为祖国服务。(3)教风:乐于科研勇于探索善于激励精于育人乐于科研:以科研为先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教育创新的必由之路。勇于探索:第一个...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传承传统文化-弘扬国学精神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