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电网规划中负荷预测和电力电量平衡的基本理论电网规划是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及电源发展规划对输电系统的主要网架做出的发展规划,它是电力系统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产中,正确合理的电力系统规划实施后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国家基建投资,促进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其他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电力电量平衡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其分为电力平衡和电量平衡,它是电力电量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平衡。因为电能不能大量存储,在电源规划与变电站布点规划中应根据电量和最大负荷预测结果进行电力和电量平衡。一、负荷预测基本理论负荷是指电力需求量或者用电量,即广义负荷,而需求量是指能量的时间变化率,即功率。也可以说,负荷是发电厂、供电区域或电网在某一瞬间所承担的工作负荷。对用户来说,用电负荷是的用户所有用电设备在某一瞬间所消耗的功率之和。负荷预测工作是根据电力负荷的发展规律,判断和预计负荷未来发展趋势和状况的活动,虽然电网规划中的负荷预测和一般的负荷预测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主要基于以下原理:(1)可知性原理:人类可以认识过去、现在,也可以据此预2/9测未来。预测的可靠性取决于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程度。(2)可能性原理:事物未来的发展,存在各种可能性,而不是单一可能,因此,只能对于进行可能性预测。(3)可控性原理:事物未来的发展是可以控制和干预的。预测的动机在于将所预测的未来信息反馈至现在,从而作出决策以调整和控制未来的行动。(4)系统性原理:预测对象在时间上是连续的,预测将来必须已知过去和现在。由于电力不能大量储存,发电、输电、供电和用电都必须同时进行,所以用电负荷的变化与人们的生活规律、生产活动同时变化。这为用电负荷预测提供了依据。例如:生活用电的变化总是与作息时间、天气变化、节假日活动等相对应;工厂用电负荷的变化总是与上下班时间、产品产量、产品类型等相对应,因此,用电负荷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预测。同时根据不同产业用电负荷的影响因素的不同,将用电负荷分为第一产业用电负荷,第二产业用电负荷,第三产业用电负荷和居民生活用电负荷。负荷预测依据预测周期的长短可分为:超短期负荷预测、短期负荷预测、中期负荷预测和长期负荷预测。长期负荷预测一般指 10 以年为单位的预测,用于电源规划和电网规划等;中期负荷预测指以月为单位的预测,主要用于确定水库的运行方式、设备大修的计划和配网规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