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1 英特尔:品牌在内,生活方式在外英特尔牌的芯片在哪里?其实离你并不遥远:它要不就在你每天使用十来个小时的电脑里,要不就像白菜一样整齐地码放在城市某个繁华角落的电脑市场。但是,你见过英特尔的芯片吗?十个读者里会有九个回答“没有”。然而我们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英特尔, 我们对这家电脑计算芯片制造商的认知度,甚至高过市场上绝大部分的电脑品牌。英特尔成功地将一款你看不到摸不着的产品,变成了你最熟知的消费品。 对,是消费品。 英特尔跨过了横亘在零部件提供者面前的电脑厂商,直接将影响力延伸到了最终用户那里。 其最积极的结果是, 你在购买电脑时, 甚至会因为选择英特尔芯片而去选择电脑品牌。今天,英特尔再一次转变战略。他们要超越芯片。英特尔在内,品牌在外在 386 芯片出生之前, 英特尔甚至没有一个专门负责市场营销的部门。他们的销售对象只有 PC的发明者 IBM公司以及以康柏为主导的IBMPC兼容机制造商,——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2 而不是购买和使用电脑的用户。的确,汽车生产商不会告诉你其制动系统是什么品牌,彩电促销员不会让你知道其显像管的生产者。 似乎商业逻辑就是如此: 客户是上帝, 如果你的客户是其他厂商,你就只能放弃接触消费者的努力。但是英特尔打破了PC业的这个逻辑。 1989年,英特尔为了拉动其新一代芯片的销售,决定自己动手来推动市场增长。同时,培养消费者对先进计算技术的需求,并将自己塑造为这种技术的提供者。于是,“IntelInside”诞生。英特尔通过PC厂商在各自的电脑上面粘贴“IntelInside”徽标,以及通过广告直接向最终用户传递英特尔的品牌内涵,让最终用户因为追求可靠、先进的计算技术,从而选择英特尔芯片,迫使PC厂商更多地投入英特尔阵营。今天,英特尔的品牌价值高达335 亿美元,位列全球最有价值的第五大品牌(美国《商业周刊》)。除了刚刚把 PC业务卖掉的 IBM,排名在英特尔之前的没有一家是 PC厂商。——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3 “IntelInside”让人们相信,购买了采用英特尔芯片的电脑用户,也就是最先进计算技术的使用者。由此,英特尔从一个面向PC厂商的零部件供应商,转型为一个面向大众市场的先进技术提供者。品牌在内,生活方式在外但到了 2016 年,英特尔流年不利。一方面,向来在芯片速度方面无人能及的英特尔突然发现,人们已经不需要那么快的 CPU了。另一方面,英特尔用于争夺高端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