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建设专业护士核心能力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是指不同专业类别、不同职级、不同岗位的护士,在担当专业性护理工作中的各种预期角色时,为确保专业性工作任务完成及其质量,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素质的总和。6个特殊岗位:急诊急救、重症监护、手术室、助产、产科、血液净化。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建设的含义训练的周期和课程内容必须依据不同专科、不同职级、不同岗位的专业护士所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来设计,以围绕核心能力,提供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训练课程和临床实践,培养护士临床思维和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以满足临床实践和病需要为目标。产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三个规范的出台:2007《临床护理技术规范》→规范化培训教材2008《产科专业核心能力建设指南》→层级培训,层级管理2008《临床护理文书规范》→提供指引,质量控制本方案制定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3.《广东省母婴保健管理条件》4.《广东省母婴保健技术服务项目审批管理办法》5.《广东省助产技术服务基本条件》6.《广东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7.《促使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培训总目标经过产科专业护士核心能力的规范化培训,使产科护士具有完成产科基础性工作的能力,具有对孕产妇实施围产期保健的整体能力,熟练运用产科急救技术和胎心及高危妊娠监护能力,提高产科护士专科业务技能以及教学、组织、协调、指挥和管理能力,能为病人提供专业化、全面、系统、连续性的、安全的护理服务,以达到解决相关临床护理问题,提高本专业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的目的。培训的对象1、目前已经从事产科专科工作的护士,包括产前区和产后工作的护士。2、经过≥1年通科(内科、外科、急诊科、综合ICU、新生儿科)培训后进入产科的新护士。3、从其它科室调入产科的注册护士,具有1年以上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产科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分级:横向分为四级:表示岗位、职级和权限的递进。纵向分为5部分:表示护理工作内涵和护士工作能力的递增和拓展。初级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横轴:表述职级和岗位专业基础专科技能应急处理和抢救能力综合管理能力教学及培训能力纵轴:护理工作内涵和工作能力N0N1N2N3产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产科专业护士按照核心能力确定岗位,包括6个阶级:产前初级责任护士第一阶段;产前初级责任护士第二阶段;产后初级责任护士第一阶段;产后初级责任护士第二阶段;产前高级责任护士;产后高级责任护士;不同的岗位随着每一阶级核心能力的不同,岗位职责和权限也不同。产科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训练方案:工作岗位分为:产前区和产后区。临床训练的任务:为产前和产后岗位培养专业护士。培训的主要内容:产科专业知识、技能和为病人服务的能力。训练阶段包括:妇科、分娩室18个月的实际工作和临床训练;产前病区、产后病区共4年的专科工作和能力培训。培训前的评估:根据护士当前的能力和各岗位的职级、职责要求。确定其合适的岗位。由医院或科室“产科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评估及培训小组”进行评估,不拘泥于护士现有的职称、学历甚至工作年限。确定级别后,安排相适应的工作岗位,明确职责和职权,接受适合岗位需要的培训。培训方法1、按照培训大纳的要求,完成本层次相关知识、操作技能、临床实践训练及处案项目的积累。2、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以自学为主,集中理论培训为辅。整个层级的培训期间内应参加≥30学时的培训。3、临床实践的培训采用一对一的导师负责制。4、接受训练的护士半年进行一次书面的自我评估总结,由带教老师审阅。产科护士核心能力核心能力4.教学及培训能力5.综合管理能力3.应急处理及抢救能力2.专科技能1.专业基础产科专业护士核心能力NI级(1.5年)(初级责任护士)N2级(4年)(初级责任护士)N3级(2年)(高级责任护士)正确执行妇产科常用护理操作技术;在上级护士指导下,能配合医生进行新生儿窒息抢救第1阶段第2阶段第1阶段第2阶段具备解决技术中的疑难和紧急问题及指导下一级护士工作的能力能独立完成正常妊娠期妇女常规护理工作,识别先兆临产和临产;能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