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菊花为菊科植物,以头状花序入药,为大宗常用中药 , 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的功效,主治外感风热、头晕头痛等症。经常饮用菊花茶有避暑除烦,情心明目之功用。菊花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其中着名的有安徽的毫菊,浙江的杭白菊,河南的怀菊花,河北的祁菊花为我国重要的出口中药材,远销港澳台地区。菊花喜温暖气候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能耐寒,怕水涝,但苗期、花期不能缺水,菊花属短日照植物,对日照长短反应很敏感,每天不超过10 小时的光照,才能现蕾开花。(二)栽培技术 1 .选地整地种植菊花的土地对土壤要求不严,但直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疏松,含腐殖质丰富的土中生长为好。粘地和低 洼地不宜种植,盐碱地不宜种植,忌连作。 2 .繁殖方法有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l )分株定在 11 月收摘菊花后, 将菊花茎齐地面割除,选择生长健壮、无病害植株,将其根全部挖出,重新栽植在一块肥沃的地块上,施一层土杂肥,保暖越冬。翌年3 -4 月扒开粪土,浇水, 4— 5 月份菊花幼苗长至15 厘米高时,将全株挖出,分成数株, 立即栽植于大田, 栽时株行距为40 厘米,挖穴,每穴栽苗 1-2 株,栽后盖上压实, 浇定根水, 一般一亩老苗可栽 15 亩左右的生产田。(2)扦插育苗4— 5 月份或 6-8 月份,选择粗壮、无病害的新技作插条。取其中段,剪成10-15 厘米的小段,用植物激素处理插条,然后将插条插入苗床,行距20-25 厘米,株距 6-7 厘米、压实浇水,约20 天左右即可发根,每隔一个月后追施一次人畜粪水,苗高 20 厘米时可出圃移栽。3.移栽 分株苗于 4— 5 月、扦插苗于 5-6 月移栽。 选阴天或雨后或晴天的傍晚进行,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珠距各40 厘米挖穴,穴深 6 厘米,然后,带上挖取幼苗,扦插苗每穴栽1 株,分株苗每穴栽 1— 2 株。栽后覆土压紧,浇定根水。 4 、田间管理(l )中耕除草菊苗移栽成活后,到现蕾前要进行4- 5 次除草。每次除草宜浅不直深,同时要进行培土, 防止菊苗倒伏。(2)追肥菊花喜肥,除施足基肥外,生长期还应进行 5 次追肥。第一次在移栽返青后,施 10-15 千克尿素, 催苗。 第二次在植株分校时,每亩可施饼肥、人粪尿。第3 次施肥在现蕾期。(3)摘蕾菊花分枝后,在小满前后,当苗高25 厘米时,进行第一次摘心, 选晴天摘去顶心1— 2 厘米,以后每隔半个月摘心一次,在大暑后停止,否则分枝过多,营养不良,花头变得细小,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