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有感罗艳菊这是一本有关我们的信念如何控制着我们的生活,以及我们可以然后获得健康的信念的实用性书籍。这本书也向你展示了如何解决过去的负面经历造成的影响。它将帮助你改善与其他人沟通的技巧。——约翰· 贝曼这本书有两条线,第1 条线就是感知,它是一个输入的过程,我是怎么感知这个世界的,第2 条线是应对,是输出部分。第1 条线感知,首先第1 章讲到了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包括对关系的定义,对个体的定义,对事件的解释,对改变的态度。萨提亚把我们对世界感知的方式分为等级模式和成长模式。我们感知方式的雏形,来源于家庭,也就是基本三角关系。孩子在刚生下来的时候是一个自然的状态。他需要用父母的眼睛来看到自己,也就是说他有一个身份认同依赖,而父母由于受自身的限制。他会有投射,他把自己没有完成的那些部分投射到孩子身上,那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发展出他的应对方式,这就引出了第 2 条线——应对。两条线是一个环,也可以说是一条线。萨提亚讲到了 5 种应对方式,也就是了5 种生存姿态,其中4 种是不良的生存姿态,一种是健康的生存姿态,也就是表里一致。以上就是理论部分。我们的目标是表里一致,是健康的生存姿态。如何调整到健康的生存姿态呢?接着就是技术部分。作者有将其分成技术与工具两个部分。五至九章分别介绍了改变的过程、成分干预技术、转化过程技术、个性部分舞会技术以及家庭重塑技术 , 第十、十一章介绍了雕塑、隐喻、曼陀罗、冥想、家庭规则转化指南、温度读取等工具。第 5 章改变的过程,是这些技术的提纲契领。萨提亚提的改变主要是指内部的转换。改变的过程是,发现你行为背后的应对模式,然后觉察它,它的内容与过程,再理解它,你是如何为它赋予意义的。之后你会发展出新的方式,也就是改变。改变,而非消除或消灭。改变的关键是添加,也就是引入一些新的东西。它既包括内容的添加,比如,新的感知、新的关联、对自身新的感受、新修正的期望、新的选择,也包括过程的添加,增加觉察、了解、证实、体验。萨提亚认为咨询师的加入也是一种添加,咨询师把自己当做一个工具,营造一个安全、接纳、充满希望、可靠的环境,用来帮助来访者觉察、理解,催化他的改变。咨询师灌输“改变一直在发生”的意识,并一路跟随。萨提亚介绍了改变的六阶段,第一个阶段, 对现状产生不满 , 出现改变的需求. 第二个阶段。咨询师的加入。咨询师与来访保持接触,看到他们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