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触诊诊疗学总论VIP免费

触诊诊疗学总论_第1页
1/33
触诊诊疗学总论_第2页
2/33
触诊诊疗学总论_第3页
3/33
《触诊诊断学》主讲:《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盖一身之骨体,既非一致,而十二经筋之罗列序属,又各不同,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公元1739年,乾隆皇帝诏令太医院右院判吴谦主持编纂一套大型的汉医丛书。吴谦,字六吉,安徽人,他是清朝雍正、乾隆年间的名医。吴谦奉旨后,下令征集全国的各种新旧医书,并挑选了精通医学兼通文理的70多位官员共同编修。历时三年,编辑完成。•《医宗金鉴》共90卷。即伤寒17卷、金匮8卷,名医方论8卷,四诊1卷,运气1卷,伤寒心法3卷,杂病心法5卷,妇科心法6卷,幼科心法6卷,痘疹心法4卷,种痘心法1卷,外科心法16卷,眼科心法2卷,针灸心法8卷,正骨心法4卷。•是中国综合性中医医书中比较完善而又简要的一种。全书采集了上自春秋战国,下至明清时期历代医书的精华。图、说、方、论俱备,并附有歌诀,便于记诵,尤其切合临床实用。流传极为广泛。盖一身之骨体,既非一致,而十二经筋之罗列序属,又各不同,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人体可分头颈胸腹四肢等部,各部又分若干区。人体表面覆盖皮肤,皮肤下面筋膜、肌肉、骨骼等。•熟练掌握人体解剖结构、分区和层次,通过手的触摸加以区别判断,了解其形态特点、生理关系、病理变化、治疗前后的不同反应。(P2在实际操作中)•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心手合一。人体解剖专业术语一、部位与分区(图1)二、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上肢下垂,手掌向前,两足并拢,足尖向前)三、方位术语(图2)(胸与脊柱、手与肘、鼻与耳)(描述受伤部位)四、运动平面与轴(图3、4)(走路时手臂前后摆动属于矢状面运动————)五、关节的运动(图5)人体解剖结构(运动系统)参与人体运动的主要组织:骨头、韧带、肌肉、肌腱、筋膜参与人体运动的辅助组织(保护、营养、调节):皮肤、血管、淋巴管、淋巴结、软骨、粘液囊等。一、皮肤触诊皮肤概述•皮肤被覆于人体全身表面,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借皮下组织与深部的筋膜相连。皮肤中有毛发、指(趾)甲、皮脂腺和汗腺。•皮肤的结构较复杂,有重要的屏障作用和保护作用,可防止外界的刺激损伤体内组织,能阻挡异物和微生物侵入,并可阻止体液外渗和对外界物质的吸收。表皮内有能合成黑色素的细胞。由于黑色素的存在,可保护人体不受过多的紫外线的损害。皮肤触诊的要点•皮肤触诊的技术要点是触诊者的手与被触诊的皮肤之间有相对的缓慢摩擦运动。(即通常所说的手动皮不动)。•做皮肤的触诊时用力要轻巧均匀,移动速度相对缓慢。检查者的手温应保持常温状态,过凉或过热会引起被检查者皮肤产生相应的反应,掩盖实际情况。•(可在手背练习)皮肤触诊的内容•1、皮肤的温度(见教材p4)•2、皮肤的表面状态•3、皮肤的弹性•4、皮肤的营养•5、皮肤的感觉程度二、筋膜触诊筋膜概述•筋膜是覆盖和分割人体结构如皮肤、肌肉、体腔等的薄膜样结构。•浅筋膜直接位于皮肤下面、也称皮下组织,储存脂肪和水,为神经、血管的穿行提供通道。•深筋膜包绕单个肌肉并深入内部形成一个网状系统。提供肌附着点,起缓冲作用,并包裹主干神经和血管。•浆膜下筋膜分割体腔。筋膜触诊的要点•筋膜层的触诊比较皮肤层的触诊难些,要通过皮肤层后才能感知筋膜,而且还要区分浅筋膜和深筋膜。•筋膜层触诊的要点是检查者的手与被检查者的皮肤之间不发生相对摩擦运动(即所谓的皮动肉不动),稍加用力揉动即可感知皮下脂肪层的厚度。在脂肪层的深面可触及完整的肌肉表面轮廓,这便是筋膜层。•筋膜层在软组织疼痛性疾病的诊疗中占有重要位置,在触诊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其厚度、表面张力、弹性、有无结节、包块、条索等。•(可在鹰嘴部练习)筋膜触诊的内容•1、疼痛(见教材)•2、局部高张力•3、痛性结节•4、条索状包块•5、皮下气肿特殊的捻发音和握雪感三、肌肉触诊肌肉概述•肌有三种。(平滑肌存在于中空器官管壁内,心肌构成心脏的壁,都不受意识支配,骨骼肌通过肌腱与骨相连,受意识支配)•骨骼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触诊诊疗学总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