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夏摩山谷》读后感 1500 字 《夏摩山谷》读后感 原创:安妮山泉 这本书是在春节前购买的,当时看了作者公众号的简介,认为应该是较有深度的。正好假期有空,空余时间全部在看这本书。作者的文笔不需要再去赞美,需要夸奖的是作者对佛教思想(偏向于藏传佛教)的理解也是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并且用类似散文+小说的形式,去阐述她所理解到的精髓。文章里有很多段落像散文一般娓娓道来。假如对佛教思想有一些基本理解和认知的读者,看这本书应该会有很多似曾相识的感觉,整本书的中心思想指向人类的终极思考:死亡、心识、肉身这三者的关系。 宇宙的秘密与人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2024 年底,第 1 页 共 5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微信改版,张小龙提出:“因你看见,所以存在”。这句话内含不仅是哲理,更有终极思考的味道。在如今互联网高速进展的电子时代,所有的制造和创作其实都是虚拟的,例如:朋友圈、微博、抖音等等,这里面的内容,一旦删除,你还能找到吗?还能看到吗?假如找不到、看不到,那它们存在吗?你还能记得?或是重现它们吗?而宇宙间,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就真的不存在吗?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感官是我们感觉世界,认知世界,并且证明自己存在于世界的媒介。假如这些都没有,这个世界还会存在吗? 依照佛教思想的观点,简单的说,人的心识与肉身是相对分离的,所以,人不仅有一生一世,而是有轮回的 N 生 N 世。假如在此生此世,你没有得到心中想要的物质享受或者是爱,这份欲望会在你的心识里,深深的种下不甘心的种子,伴随着死亡而去。然后,促使你继续轮回六道,来世继续奋力追求那第 2 页 共 5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份不甘心不满足的欲望。这个在佛教思想里称之为“念力”。假如在此生此世,你做了很多错事甚至是违法犯纪的恶事,自己却没有忏悔之心,那么,这个在佛教思想里称之为“业力”,“业力”里的善与恶的多与寡,决定了你的来世去向,在六道轮回里转悠,人间、畜生(动物)、天人、阿修罗、饿鬼、地狱。 人的一生会经历五个阶段,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童年和少年是父母给予的这里暂不表。青年,是人生中欲望最强烈的阶段,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也是俗世里最重要的阶段,必须在这个阶段解决或者达到生活要求的物资水平,否则心灵会被物资贫乏而束缚,没有机会得到更好的升华。中年,是人生的十字路口,这个阶段的选择决定了老年阶段如何度过。有人选择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