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生态系统的结构》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学《生态系统的结构》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主体性教学理念设计教学。老师通过设计系列课内外活动――”生态调查”、”与你分享”、”我最重要”、”绿色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制造性,让学生以多种方式,多种途径主动参加学习,增大学生主体性参加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在各自的水平上都得到进展。 二、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本课题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人教版)必修 ③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第一节。该节是全章的重点,因为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是生态学中最主要的概念和原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后 4 节内容的前提,也是学生构建生态学知识结构和树立环保意识的基础。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实例是池塘生态系统,但学生对池塘生态系统的浮游生物缺乏感性认识。在各类型的生态系统中都含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组成成份,这些成分之间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联系形成一定的结构,学生对此较难理解,因此,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 (2)说出生态成系统的组成 (3)尝试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2、能力目标 (1)通过水池生态调查,学生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通过”与你分享”、”我最重要”活动,培育学生组织文字,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绿色生活”活动培育学生猎取、筛选、处理信息的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4)通过对教材插图的分析、理解、归纳,培育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通过”与你分享”活动和”我看‘放生’”讨论,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环保意识。 (2)明确人作为消费者,也是生态系统的一员,应当注重人与自然协调进展的生态学原理。 四、教学素材、媒体选择与设计 根据本节课特点,素材选择宜简单,并尽可能取自学生,增强课堂的亲和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媒体选择微机的 PPT 和实物展台。 教学素材媒体应用情况表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流程图 2、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范围 1、生态系统定义:天机环境生物群落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3、生态系统类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