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位国医大师的独家长寿秘诀与秘方长寿谁都想,可活得长还得要活得健康。健康时报汇总了10位高龄国医大师的长寿秘诀!邓铁涛(100岁,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图来自羊城晚报长寿秘诀:洗澡冷热水交替我洗澡有个秘方,冷热水交替,但不是绝对的冷和热,是相对的冷热交替,时间约10分钟左右。这样血管的收缩扩张,就像是做了一次血管按摩一样,改善微循环,提高防病能力。路志正(96岁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路老有着90岁的年龄,40岁的心脏。每年体检检查结果都是“未见明显异常”,血管弹性跟四五十岁的健康男性一样。长寿秘诀:每天三片醋泡姜我坚持吃了40多年的姜,每天进餐的时候吃两三片醋泡姜。姜中含有姜辣素,有健胃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有助于消化。先圣孔子有句话“不撤姜食”,孔子活了73岁,在那个年代绝对是长寿的了,我想与他“不撤姜食”的饮食习惯有关。姜性辛微温,辛能散,温能祛寒,我开方经常用姜作为药引。此外,姜皮能治浮肿,干姜治胃病,炮姜能治妇科病……家人每次会买几斤姜,切片或切丝,然后用醋泡着吃。颜正华(96岁,中国中药学的开创者之一)图来自光明网国医大师颜正华已经96岁高龄,作为中国中医药学科开山泰斗,他依然耳聪目明、身体健硕,成为健康长寿方面的“标杆”。长寿秘诀:一碗粥,三颗枣因为我有习惯性便秘,所以我就在早餐的时候吃1~2两(50~100克)麦片粥,有时以芋头、白薯为主食,或以30克决明子代茶饮,均有通便的效果。我平时还喜食大枣,每日早餐时食煮熟大枣5~10枚,以益气养血,健脾安神。郭诚杰(95岁,陕西中医学院针灸学教授,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项目传承专家)图来自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宣传科虽然如今已年过九旬,但国医大师郭诚杰仍黑发童颜、精神矍铄,消化吸收仍好,并不见大多数老年人常有的腹泻、便秘之症,或许这与多年坚持的习惯不无相关。长寿秘诀:腹中常清所谓肠中常清是指饮食简单、清淡,多素食,粗细粮搭配,并少量多餐。既不食辛辣之品,也从不饮酒,同时,保证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规律,特别是每餐只吃八分饱,再好的饭菜也绝不多吃一口,以求“肠中常清”。另一方面,“少盐多醋、少荦多素”是佐餐原则,在制作时很少用油荤及性味厚重的作料。餐桌常备的中意美食是醋拌红、白萝卜丝,水煮西兰花等,清爽且开胃,烹饪又很简单。金世元(90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炮制技术”代表性传承人)被中医界尊为“国药泰斗”的国医大师金世元,90岁仍然思维敏捷、中气十足。金老常说,养生不用药,规律、平常的生活就是最好的养生。长寿秘诀:起床三个半分钟我起床讲求三个半分钟,即醒半分钟,坐半分钟,站半分钟,然后在床上进行简单的锻炼:第一步,搓脸,俗话叫干洗脸,做30遍;第二步,搓耳朵,做30遍,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第三步,搓脚,两脚对着,两只手专门搓脚心,每天1个小时,从全身的主要穴位,循序渐进到全身的简单运动。起床后再做做操、散散步,持之以恒,要想益寿延年并不是奢望刘柏龄(90岁,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省中医院终身教授,20世纪中国接骨学最高成就奖获得者)图来自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官网虽已耄耋之年,但刘柏龄仍身体硬朗,走路稳健,头脑清晰,思维仍很敏捷,体检各项指标都非常好,几乎没有任何毛病,尤其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在他身上却荡然无存。长寿秘诀:体力锻炼+脑力锻炼人到晚年,一定不要闲着,要量力做一些事情,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在门诊工作,说是半天,有的时候一忙起来就到下午两三点钟,也不觉得累,还能感到一种奉献的快乐。回到家里,也不闲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来舒缓一天的工作压力,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体力锻炼。除了每天必要的活动量外,最主要的是坚持脑力锻炼,读书、看报,每天必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许多学者、艺术家、作家、科学家都是终身工作的。偷闲消极的人,大脑将会逐渐萎缩,反应就会越来越迟钝,反倒容易衰老。正所谓“用进废退”。因为积极用脑,勤于思考,学习知识,脑细胞也在运动中生长,增加新的生命力。李济仁(85岁,安徽皖南医学院四大名师之一)今年80多岁的国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