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心理学:历史1•性别不平等——研究生录取的两套标准•性(sex):以遗传为基础划分为男性和女性;•性别(gender):指男性和女性在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差异;•两种取向:强调相似:男性和女性在智力和社会行为上基本相似;突出差异:男性与理性和文明有关,女性与情绪和自然有关;女性不同或不如男性——脑的重量不同;男女差异是由文化期待所致。•早期的心理学被称为“无女性”心理学,心理学中的概念都是基于男性的,女性被看作不如男性,很少研究女性的经验。1你怎样看待典型的女性和男性•WM•人际取向的成就取向•情绪性的理性的•文雅的冒险的/大胆的•被动的积极主动的•好心的自负的•挚爱的独立的•有同情心的雄心勃勃的•娇媚的攻击性的2女性心理学:历史2•女性和男性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导致了女权运动的兴起:《女性的奥秘》、平等待遇法案、国家妇女组织的建立,女性心理学家开始向主张女性低下的研究提出挑战;•1969年成立了心理学中的女性联合会,1973年APA成立女性心理学分会,出版女性心理学教材,APA先后出现7位女主席,现在2/3以上的心理学博士学位授予了女性,•我国女性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和体系•研究者多为社会学专业的学者•多局限于翻译国外的研究成果,本土化研究较少3女性心理学:研究问题心理学研究不能脱离价值观:•研究题目:个人偏爱和个人观点,1970年以来,伴随女性心理学家的增加和女性心理学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学科,有关女性的研究题目增加了;•形成假设:性别取向:强奸源于男女力量的不平等;•设计研究:注意以往研究的样本选取是否说明了性别;•分析和解释结果:女不如男。4第七章各年龄期妇女的心理特征妇女的心理发展过程:在遗传基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下,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各年龄期妇女的心理特征:是指女性在某一生理年龄阶段中,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教育影响和生活实践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5女性的年龄划分•青春期11、12—17、18岁•成年早期19、20—35岁•成年后期(中年期)35—45岁•更年期45—55岁•老年期65岁以上6第一节青春期女性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卫生•女性青春期(adolescence):月经来潮到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阶段,以生理上的性成熟为标准而划分出来的一个时期。•世界卫生组织:10-19岁•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心理成熟的过渡阶段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7一、青春期女性的心理特征(1)•(一)特定生理阶段的心理特征–1、第二性征出现后的心理特征•对体型、音调、体毛出现的变化逐渐适应和接纳•感知性别差异的内涵,充满新奇感和探索欲望–2、月经初潮的心理特征•情绪复杂波动:长大?尴尬?厌恶?好奇?兴奋?恐惧?羞怯?8一、青春期女性的心理特征(2)•(二)一般的心理特征–个性发展•人格发展:自我同一感:我是谁?我怎么活着?•自我意识发展: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与他人的关系。•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发展•理想、世界观的初步形成9自我同一感(self-identity)•是指青年人能对自己的各种形象,综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认识自己是谁;过去在哪里,现在往哪儿去;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相同和连续之感。•青春期是人格发展的转折期–同一感发展顺利表现为自我观念明确,追寻方向肯定;–同一感混乱则表现为生活缺乏目标,常常感到彷徨、迷失、悲观、内疚、自责和自卑。10自我意识的发展•在青春前期,她们开始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对家长、环境、社会的认识已带有批判性眼光,希望摆脱对父母、教师及亲近者的依赖,要求脱离他们的照管,这就是所谓的“心理性断乳”。•青春期女性对自我和环境相互关系的认识,是自我意识、自我评价的广度、深度逐步发展的重要方面,其发展经历了逐步稳定到成熟的过程。•到了青春后期,经过独立于成人、否定权威、反抗和孤独过程的考验和洗礼的自我,已经能够辨证地认识和处理理想我与现实我、他我与自我、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矛盾对立,开始能客观地、理智地评价自己、统一自己,自我意识逐步稳定和成熟,达到了自我的同一性。11女性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比较...